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失衡之為

2017年8月20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相信,儘管唇槍舌劍,交鋒激烈,北韓衝突在軍事上不會升級,因為,美、中兩國對此都無興趣。

https://p.dw.com/p/2iS3K
Kim Jong Un, Donald Trump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朝、美糾紛激烈如今,已經是23年前的事情了。1994年6月,克林頓政府差點就要轟炸距平壤以北約100公里的一個實驗型反應堆。相關計劃已制定完成,擺在了橢圓形辦公室的桌上。一名軍事顧問對五角大樓預測說,第二次朝鮮戰爭將至少延续6個月,導致多達100萬人喪生, 其中包括8萬至10萬美國士軍人。

在最後一刻,自費前往平壤的前總統卡特成功說服了金日成及其後繼者金正日,暫時放棄加工鈈材料。作為交換,美國終止制裁,向北韓提供發電用的輕水反應堆。

不過,共和黨人在應如何對付北韓的問題上意見分歧。他們未遵守所達成協議的部分內容;北韓人自然也不特別守信用。當2002年,喬治‧沃克‧布希總統將這個"流氓國家"列入"魔鬼軸心"後,兩國間那猶猶疑疑的靠攏程序便戛然告終。

兩個非示強不可的男人

現在,北韓的確有了核武器。他最近試射的洲際導彈具有達到美國大陸的潛力,並且,至少在射程上,很可能現在就能打擊美國在太平洋關島上的軍事基地。至於它們是否也能擊中該島,自另當別論。

眼下,作為國家領導人的金正恩和川普,既無經驗又無定見,相互較勁,都要不惜一切向本國民眾顯示自己之強硬。不過,人們不能把這兩人相提並論:其中一個是獨裁者;另一個怎麼著也是民選。"監督和平衡"(Checks and Balances)執政原則在美國深深紮根,而在北韓根本就不存在。

中國身處這兩只斗雞之間。對美國、對北韓,北京同樣氣憤。北京一再敦促雙方克制。川普对北韓發出將以"烈火和怒火"伺候的恫嚇後不久,中國主席習近平本周和他通電話,告誡他,應尋求對話和談判途徑。與此同時,北京停止從北韓進口煤、鐵,從而履行了聯合國安理會所決定的制裁中中方該做的那一部分。

北京欲迫使平壤談判

不過,中國仍向北韓供油,使之能繼續生存。鑑於此,方向是清楚的:北京要強迫平壤坐到談判桌旁去,但無論如何都要避免該政權崩潰;與此同時,是向華盛頓挑明:中方參與國際社會施壓,但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即:美國人重返談判桌。這猶如踩鋼絲。

因為,對北京而言,比北韓去核更重要的是這個半島鄰居的穩定,尤其是,一旦發生入侵局面,美軍有可能直抵中國邊境。退一步講,即使美國人採取克制態度,金家王朝的崩潰也會給中國帶來巨大風險:難民潮、結局不明的內戰局面、核技術旁落,不過是3種可能的情況,與之相比,33歲的金正恩之惡便只是小巫見大巫了。北京可不願在家門口出現利比亞式的局面。

所以,華盛頓的建制派政界人士,例如前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便建議不要試圖強推政權更迭。這很有道理:作為北、南之間的緩沖體,美國武裝力量在東南亞地區仍繼續受人歡迎,並可藉機同時在戰略上確保自己的利益。

若無來自北方的威脅, 便難有部署"薩德"的理由。近兩年了,美國一直在計劃部署這一能在韓國領空精準攔截短、中程導彈的反導武器系統。自金正恩越來越不顧一切實施導彈試射以來,部署工作加快了。至今年年底,該反導系統將具備實戰能力。不過,韓國新總統文在寅宣佈要重新評估部署事宜。"薩德"是北京的眼中釘,而中國是韓國的最重要經濟夥伴。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導彈防禦傘使中美關係緊張

還在去年,中國外交部就批評了部署計劃,理由是,這一先進的反導系統"與對話實現朝鮮半島穩定背道而驰"。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不得不大吃苦頭。

北京首先認為,本國安全受到了威脅。只要稍作調整,功率強大的薩德雷達便可測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遠程導彈所在位置,從而在核威懾天平上造成有利於美方的傾斜。

一段時間以來,川普又培養出了一個新川普。因經濟間諜行為,他威脅展開對華貿易調查,並威脅設置貿易壁壘。在隆重簽署一份相關指令時,川普称,"這僅僅是開始"。不過,北京亦已宣佈,一旦川普实施貿易限制,中方必採取反制措施。

不過,所有這一切再糟糕也不及一場軍事衝突。這一點雙方都知道。在這個新興大國和那個衰落強國之間的口角戰還會更烈;但圍繞北韓衝突,突然由武器說話卻依舊極不可能。

(本文作者20多年來在北京生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