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牆外文摘:李玟的歌聲與中美關係想像

2023年7月16日

有評論認為,歌手李玟演唱事業開始走向成功的背後,是中美關係一段難以言說的蜜月期。隨著中美關係的轉變,李玟的雙重身份讓她在央視演唱《我的祖國》的同時,仍然是中國歌手在國際舞台的代表人物。

https://p.dw.com/p/4Txyu
華語界歌手李玟因患抑鬱症自殺辭世
華語界歌手李玟因患抑鬱症自殺辭世圖片來源: Hu Wencheng/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網路媒體"歪腦"發表文章《走向世界的李玟,和一個時代的美中關係想像》,作者鄭侑安認為,歌手李玟演唱事業開始走向成功的背後,是中美關係一段難以言說的蜜月期。1997年江澤民訪美(六四之後首次元首訪問),1998年4月電影Titanic被正式譯為《鐵達尼號》一刀不剪引進中國大陸,6月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正式且高調回訪中國。當時,美式流行文化曾幾何時在中國,還被存放在風光的泡泡裡,為上億的中國民眾憧憬。李玟在中國的成名及事業高峰,與這種憧憬無法分割。

文章說,隨著美國在東亞人眼中的形象愈來愈被拉扯,美國的流行文化地位也漸漸退去了光環。事業重心放到中國大陸,也令李玟面對不同的情境。過去從不涉及政治議題的她,在許多中國政府官方節日也要在微博發布祝賀詞,這是許多事業放在中國大陸的藝人都必須完成的潛規則,哪怕這種祝賀看來並不符合藝人的形象或成長經歷。有人懷疑她是否為此設定了一些立場。

作者認為,這也並不見得矛盾。李玟曾在朱軍主持的"藝術人生"節目清唱過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我的祖國》。她的媽媽成長在湖北,曾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李玟的成長經驗除了有Michael Jackson、Madonna,也有中國紅色電影和歌曲,這些文化元素足以造就複雜的混合體,或者從某一個方面也代表著她的文化認同以及對不同市場的看法。而她對自己中國人身份的認同,顯然讓她免去了許多責難,在2012年中美關係每況愈下後,她完全洋派的作風沒有遭遇質疑,幾乎也沒有被強迫表態,中國社會的公眾一直認同她是一個愛國的留洋藝人,也一直認同她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代表人物。

2022年8月16日,廣東陽江的漁民在結束休漁期後出海
2022年8月16日,廣東陽江的漁民在結束休漁期後出海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南海比台海更危險也更棘手?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美中南海對峙--中國為何要經略南海?透過什麼戰術手段?》,作者王臻明指出,雖然目前台海情勢受到世界矚目,但近期有不少學者相繼提出警告,南海同樣危險,甚至有可能比台海更早爆發武裝衝突。

文章說,中國蠶食南海的戰術手段,是利用海上民兵當先鋒,中國海警或漁政單位在第二線策應,解放軍最後上場的三階段併吞手法。美國與其盟國的困境,在於中國的海上民兵數量龐大,而且一方面領取民兵補助,一方面遊走在灰色地帶,不少船隊靠著非法漁撈或抽取海砂,快速賺取暴利,所以願意鋌而走險。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難以禁絕,讓各國的海上執法單位疲於奔命。再加上這背後有中國政府的支持,能利用執法的寬松程度,來向他國施壓,在需要談判籌碼時,故意放縱這些非法活動,讓他國不勝其擾,最後逼使他國妥協退讓。一些國家希望以溝通談判的方式,來避免兩國爆發武裝衝突,剛好落入中國的陷阱。

作者認為,所以若將南海問題視為是單純的主權爭端,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為了開發利益而產生的衝突,那就完全錯估中國的野心。對中國來說,在南海的嘗試就像是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只是開端而已。鄭和下西洋最後失敗,在於明朝的國力已無力負擔龐大的海洋開拓費用,而從中所獲取的利益卻又微不足道,只好改採閉關自守的政策,放棄經略海洋。同樣的道理,只要中國能從對外擴張獲取經濟利益,一帶一路可以讓中國獲得豐厚回報,那中國就不會放棄這個策略。想要繼續維持經貿往來,以談判與圍堵來控管南海問題,無疑是緣木求魚。

Taiwan Wahl 2022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FotoMedienService

重啟"服貿"談判,如何應對複雜的美中關係?

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將近,"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否重啟談判,再度成為"親中"與"遠中"兩大立場的重點。台灣"上報"發表文章《"服貿"已成美中兩強非軍事對抗的一部份》,作者湯名暉認為,"服貿"並不只是經濟或貿易問題,就是國際體系之間的權力結構問題,它屬於美中兩強對抗的一部分,並且是在美中貿易戰的結構之下,是美中兩強非軍事對抗的一部份。

文章說,歷史上雖然有小國嘗試在大國權力結構中尋求折沖的案例,但難免成為委屈的和平。由於生存與地理的現實,重啟"服貿"需要得到的是美國在安全上更多的承諾,才能讓削減台灣面對中國的潛在風險,但同時也得滿足美國的相對利益。現況台灣的科技產業已配合美國的訴求增加投資和管制輸出,即使重啟"服貿"也可能是與美國溝通過的版本,恐怕也未必能滿足中國的期待。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太陽花學運五周年:島嶼天光了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