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花木蘭》弄巧成拙 宣傳部限制水軍

張平(摘編)
2020年9月20日

有評論指出,《花木蘭》因為主演劉亦菲「撐警」和片尾感謝新疆宣傳部和吐魯番公安局引發的非議,不但沒有成為在大陸市場的利好,反而被中國宣傳部門限制其宣傳,就連聘請寫手「唱好」《花木蘭》請水軍刷榜也不行。

https://p.dw.com/p/3iktg
Walt Disney | Schauspielerin Liu Yifei im Film "Mulan"
圖片來源: Courtesy of Disney Enterprises Publicity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上報》發表文章《花木蘭在中國為何慘敗》,作者黎蝸藤說,迪士尼投入重本,請來華裔演員擔任主要角色,有「神仙姊姊」劉亦菲、「宇宙最強」甄子丹、老牌明星鞏俐和李連傑等,本來指望在中國大撈一筆。然而,它在上映第一天票房為5388萬人民幣,第三天就後力不繼,跌到不足4000萬,還不敵已上劃24天的《八佰》。《花木蘭》票房慘遭滑鐵盧已成定局。其實,此前不少人已預料票房會差,沒想到會這麼差,令之前不看好的人也大跌眼鏡。《花木蘭》不但票房差,口碑也刷了新低。

文章說,《花木蘭》因為主演劉亦菲「撐警」和片尾感謝新疆宣傳部和吐魯番公安局引發的非議,不但沒有成為在大陸市場的利好,反而限制了其宣傳。本來,中國人喜歡「敵人反對的我們就支持」。但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宣傳部門反而害怕這些爭議成為輿論焦點,從而引發中國國內對民族問題、香港問題、和新疆問題的討論。於是有傳規定不得對《花木蘭》進行宣傳,製片和發行方不但無法宣傳,就連聘請寫手「唱好」《花木蘭》請水軍刷榜也不行。這樣在中國網站各大娛樂版面,就只剩下說《花木蘭》票房如何不濟,豆瓣影評如何差的報導導。電影票房就回天乏力了。

共軍侵台?一半經費用來維修軍備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印太區域已進入高度不穩定狀態》,作者劉仕傑介紹澳洲國立大學教授梅卡爾夫(Rory edcalf)的著作《印太競逐:美中衝突的前線,全球戰略競爭新熱點》,書中用「黑象」(black elephant)一詞來形容印太的戰略風險,其中包括中國入侵台灣。依照作者的說法,中國倘入侵台灣,必須承受極高風險,包括其他國家支持台灣的自衛行動,並且挑戰中國封鎖,「即便它們並不承認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作者對於中國的軍事實力,以及中國是否存在絕對的軍事優勢,顯然存疑,這也是為何他點出了「維修」的困境。依照作者的看法,軍隊必須花一半的經費用來維修軍備,「即便中國已經取得全球第一的軍事優勢,但是它能一直維持下去嗎?」除了維修,作者亦直言,中國的軍隊是一支沒有戰鬥經驗的軍隊。當然,另一個會被提及的問題是:美軍究竟會不會出兵協助台灣?這個問題,恐怕短期內不會有答案,只待有天萬一台灣海峽真的爆發戰爭,才能驗證。

Huawei Deutschland Zentral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Vennenbernd

「斬首」華為,美國該如何使用數位權力?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美國要對華為實施「數位斬首」》,作者Chris Miller認為,華為是中國對外國——尤其是美國——技術嚴重依賴的例子。從9月15日起,美國商務部的新規定,讓所有的公司在沒有美國政府許可的情況下,幾乎都不可能把計算機晶片賣給華為。但中國無法自行生產大部分必需的先進晶片。北京對美國技術的依賴顯示了美國不一般的經濟影響力——以及美國不斷下滑的技術優勢將如何讓這種影響力陷入危險。今天的先進計算機晶片的設計和製造離不開美國技術。

文章認為,這愈發表明,美國務必要對向華為施壓一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華盛頓已經表明它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技術影響力。但使用影響力是一回事,積累影響力是另一回事。針對華為的行動之所以奏效,只是因為其他國家依賴美國技術。現在他們有了增加自身能力的動力。美國的地位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堅不可摧。如果美國的技術優勢繼續下滑,對華為的扼殺可能標誌著美國對世界技術企業影響力達至峰頂,此後一直是下坡路。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