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零容忍街頭見  回頭看半邊天

2017年10月1日

輿論擔憂所謂零容忍零空間,就是要擴大破窗效應,刺激港獨言論,再鐵腕鎮壓。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以及毛澤東時代的婦女地位,也值得細細思量。

https://p.dw.com/p/2l3Xq
Hongkong Proteste für Demokratie
香港民主派十一大遊行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零空間零容忍與被代表被違法》,作者李平說,現階段的港獨無非是講獨,基本上未超越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界限,因此港府難以提出刑事檢控,因此連一些反對港獨的學者、政治人物、媒體都反對剝奪講獨的空間。何況,港獨即使沒有領土的空間,但可以有心靈的空間,這也是中共無法剝奪的空間,是中共越打壓越擴張的空間。

文章說,中共之所以對港獨零容忍、零空間,明面上的理由是要維護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實際上是打著反港獨的旗號,打著代表14億中國人、700萬香港人、96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旗號,全面干涉香港事務,方便中共權貴集團插手香港事務、瓜分香港的政經利益。所謂零容忍零空間,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是要擴大破窗效應,刺激港獨言論,再鐵腕鎮壓,以遂其香港利益回歸中共權貴之企圖。

"請讓我們在街頭相見"

香港《立場 新聞》發表香港學生領袖周永康在獄中撰寫的文章《十一前感言 - 記雨傘三周年有感 》,周永康說,"生命當應用在值得投身之事。而我身處牢獄,展示公民抗命無所畏懼,勇於承擔及捨己為人的精神,正是我們一眾年輕社運參與者可與各位分享的價值。知行合一,在地實踐,正正是呼籲各位:我們有我們時代的使命,我們不會退縮,不會懼怕,而是會一往無前地承擔時代對我們的呼喚"。

文章說,在一個殘缺不堪、為權貴踐踏的政府機器面前,更需要一個具有靭性的公民社會,實踐"自己未來自己救"。"十月一號,請讓我們在街頭相見,重現民主運動的精神,重建自助助人的公民社會,重新彰顯勇氣與關懷並存的氣節。就讓我們的重聚,成為重新吹奏民主運動起航的號角","即使我身在獄中,我心與你們同在"。

Singapore Lee Hsien Loong mit Getränk
李顯龍9月訪華時圖片來源: imago/ZUMA Press/UPI

中式法制不符合新加坡的期望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新加坡與中國和好了嗎》,作者徐子軒說,上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造訪北京,與中國最重要的領導階層會面,釋放兩國和好的訊號。新、中兩國的關係,是否如習近平所言的緊密? 在目前的國際環境的條件下,套一句鄧小平的話,雙方好也好不到哪、壞也壞不到哪。許多中國人士對新加坡遊走於大國的外交感到不滿,認為新加坡總是傾向美國;又有基於種族偏見,對新加坡不支持同文同種的中國感到忿忿,因而將新加坡貶低為坡縣。這些都是缺乏現代國際關係與國際法思維的怪論,更無益於兩國往來。

文章說,對新加坡而言,一個穩定有序的國際體系,才能讓新加坡永續經營。新加坡在乎的不是誰來領導,而是怎麼領導,即是奉行盎格魯撒克遜式的法治。至少到目前,中式法制顯然不符合新加坡的期望,這就注定新加坡得仰賴美國繼續運行體系。不幸的是,陰晴不定的川普政府正逐步放棄領導者的權威,而欲藉著韓半島危機重新定義體系。未來該怎麼走,是否還能安全靠美、經濟靠中? 想必也是李顯龍準備安排接班的一大困擾。

婦女到底頂了多大個天?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毛澤東時代,婦女真的"能頂半邊天"嗎》,作者高雨莘說,雖然共產黨革命給女性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但也讓她們的利益服從於集體目標。毛澤東的言論和政策止步於家門口,對減輕女性做家務和照看孩子等家庭負擔幾乎沒有任何幫助。整個社會充斥著盲目頌揚革命成就的言論,女性失去了個性化語言,不能用之來理解和表達自己的個體感受。

文章說,史學家們在研究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村的集體化時,發現情況很複雜。人們曾認為,該舉措通過為農村女性提供就業機會,從而為她們賦權。雖然女性的確對集體農業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她們很少能升至可以做出決策的位置,在圍繞丈夫的家庭和村莊關係建立的社區中,她們依然是外人。研究還發現,女性經常從事對體力有要求的勞動,但掙的比男性少,因為涉及大型動物或機械的對體力要求較低、最有價值的任務通常留給了男性。儘管有這麼多缺點,但共產主義革命讓中國女性敢於胸懷宏大的夢想。

 

摘編:張平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