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王石:搞環保,中國企業走在政府的前面

崔牧
2017年11月10日

王石是中國房地產巨頭萬科集團的創始人。不久前,他辭去了集團董事會主席職位,專心擔任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他也參加了正在德國波昂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並且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https://p.dw.com/p/2nNj6

德國之聲:萬科是一個非常大規模的企業。從事環保公益事業,是否對企業的經營有著具體的好處?

沒有什麼具體的好處。這只是你的社會責任,覺得應該這樣做。從良心出發,就很簡單,沒有什麼好處。

德國之聲:您作為中國私營企業家的代表,積極參與氣候保護公益工作,更多地是想要響應國家層面號召?還是更多地出於自身的環境意識?

我們其實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和國家號召沒有關係。我們做環保、生態事業,當時的政府是不大提倡的。那時中國政府的姿態是先生產、先發展、先污染,後治理。恰恰我們走了相反的道路。所以說我們不是去響應國家號召。而是說國家號召的時候,我們已經走在前面。

Deutschland Bonn COP23 Chinesische Pavillon
"中國角"主要舉辦一些由企業、NGO人士參與的公開講座、論壇活動,與政府代表團之間的閉門談判相呼應圖片來源: DW/M. Cui

德國之聲:您之前曾說,在環保、氣候保護方面,中國的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替代了非政府組織的角色。為什麼這樣說?

不是說企業代替了NGO,而是NGO比較弱、沒有成長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扮演了NGO應該扮演的角色,但不是說取代了它。我們知道,中國的情況是政府比較強勢,很多應該NGO扮演的角色都是政府來扮演的。伴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一批民營企業成長起來了。而在社會角色層面上,NGO還非常地薄弱,不論是經驗、資金、還是組織能力。因此,無形當中,企業家就來成立NGO組織,並且在這裡面扮演重要的角色。這麼多年過去了,實際上中國的NGO已經逐漸成熟起來,也成長起一批職業的NGO。如果還是由企業家來扮演這個重要角色,這可是不正常的。現在可以說是過渡時間。在一個社會中,我認為要有三種力量:政府、企業、NGO,這樣才能做到平衡發展。

德國之聲:在現在這種NGO力量偏弱的情況下,您是否認為中國政府在國際氣候保護之舞台上,也特別需要民營企業的力量呢?

剛才已經講過一個社會有三種力量,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國之所以走到現在,能夠對環保非常重視,其中中央政府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相對於中央政府的態度來講,企業雖然說也很強勢,但是面對環保問題時,並不均衡。並不是各個行業、企業都已經覺醒。這依然有一個過程,需要企業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而NGO組織經過那麼多年的成長,現在應該還不錯。

德國之聲:萬科基金會近年來在環保公益領域,達成了哪些成就?

簡短來說,2009年哥本哈根峰會時,我們所代表的企業不到100家,今年我們已經代表50萬家企業,集體參加環保行動。

德國之聲:有沒有更具體的項目?

我們都在搞環保生態、碳減排,都有可計量的白皮書,這都是非常非常具體的。企業參與進來,就是要承擔責任的。就萬科而言,中國公佈了綠色建築標準,一半是萬科建的。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採訪對象之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