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生物技術前景德國看好?

Arndt Reuning2007年6月9日

新近在科隆舉行的歐洲生物技術未來發展會議勾畫了生物技術發展前景,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尖銳問題。

https://p.dw.com/p/ApxP
轉基因技術前景如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釀造啤酒和葡萄酒是人類最早掌握的技能之一。這一技藝在幾千年前就為今天的生物技術奠定了科學基礎。它的基本思想是:讓細菌以及植物為工業提供基本原料或決定性物質,例如進行發酵。不過隨著基因技術的介入,專家們也不斷遭到質疑。

50名來自歐洲各地的生物技術專家新近聚首科隆,就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的生物技術發展以及這一學科的前景進行討論。會議發表的「科隆聲明」確認:「20年後,生物技術將成為歐洲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成為經濟增長、就業、能源供應以及保持生活標準不可或缺的因素。」

報告還對生物技術的未來進行了描述,認為:轉基因技術生產出的高能植物不僅可以提供更加環保的生物燃料,而且可以用於醫藥、合成材料以及化工領域。經過設計的健康食品將令老年人保持健康,同時醫學家也將掌握培植所需器官的技術。這份報告已經引起了歐盟委員會研究部研究員克里斯蒂安‧帕特爾曼的注意。他希望,這份文件能夠成為各種激烈而有意思的討論的基礎。希望它不僅得到討論,而且也能對政策產生影響。

大部分德國公民對於生物技術的看法並不像「科隆聲明」這樣樂觀。環保衛士們擔心,基因技術的發展會失去控制。大部分民眾也反對進行轉基因試驗。但克里斯蒂安‧帕特爾曼並不贊同人們的這種疑慮。他要求歐洲擁有自己的試驗田,否則歐洲人對亞洲或者巴西試驗田的批評很難有說服力。他認為,歐洲連試驗田也不接受的做法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控制意味著讓轉基因作物與自然作物保持安全距離。但這段安全距離至少該有多大呢?基因技術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今年初就此進行了激烈的辯論。當時德國有關基因技術法的附加條款延遲推出。德國自然保護聯合會對這份文件提出了批評,認為它表明政府首次在不清楚其是否有害的情況下對擴大基因研究提出了明確支持。與環保組織相反,工業界對此卻此非常歡迎。德國生物技術工業聯合會的伯恩瓦德‧格特霍夫博士表示: 「我們已經有了一部基因技術法。我們期待補充條款的出台。大聯合政府中的一些人曾經表示,該條款會在去年底出台。但是至今它仍然沒有推出。我們希望今年能最終推出一部支持而非阻礙基因技術發展的法律。我寄希望於大聯合政府。即便該法案在討論以及在公眾推廣過程中遇到了困難。」

對於「白色基因技術」的分歧遠沒有「綠色基因技術」大。白色基因技術是指將轉基因植物用於化工領域。例如用洗滌劑。「科隆聲明」的撰寫者認為,該技術將解決原料以及能源短缺的難題。用於醫藥領域的基因技術被稱為「紅色基因技術」。格特霍夫認為,這一領域也即將取得成功。他指出,基因技術在醫藥領域的發展無可替代。用於重組的材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分子。因此只有基因技術、生物技術才能完成。

德國聯邦研究部在科隆宣佈,將拿出6000萬歐元資助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去年秋天,2010生物技術工業競爭項目成立,用於支持將科學應用於經濟領域。該項目的經費大約2000萬歐元,白色基因技術是其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