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男女平等是幻象

2012年3月8日

中國的經濟發展飛速,社會發展以及婦女權益的進步卻相對滯後。北京的女性權利活動人士呂頻認為,無論是就業歧視還是選擇性墮胎,中國男女不平等的問題依舊嚴峻,而且鮮有進步。

https://p.dw.com/p/14HCh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在中國,女性擇業、就業的地位如何?

呂頻:女性的就業歧視反映在整個就業周期中的各個環節,從招聘錄用,到培訓晉升,從薪水產假及相關福利保障,一直到退休和退休福利。而且,女性的就業歧視被高度合理化,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

據我所知,沒有證據顯示,對女性就業的歧視有任何減輕。這首先也是因為反歧視法律並沒有實質性的加強。目前反歧視的法律更多只有原則性規定。而問題在於,有歧視行為誰來監督,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受歧視的人又應該去哪裡投訴。比如,在火熱的招聘網站上,成千上萬條招聘廣告明確寫著只招男性或男性優先。很多是法律不允許的,但誰來管呢?

Textilindustrie in China
圖片來源: AP

尤其在招聘錄用階段所存在的女性歧視現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受歧視者很難通過司法渠道維護自己的權益。

德國之聲:男女"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在中國是否存在?

呂頻:根據剛剛發布的第三期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以廣東為例,女性年收入是男性的60%。可以肯定,從90年代到現在,男女收入差距在不斷拉大。不過,這一調查並沒有指出是否是"同工"而不同酬。此外,很多用人單位在薪酬上的保密性政策也掩蓋了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China Alltag Land und Leute in Kanton Frau mit Helm
圖片來源: Eric Pawlitzky

德國之聲:目前中國出生男女比例為118:100,遠高於正常值。其中,選擇性墮胎是重要原因。這一現象是否有改善?

呂頻:我唯一知道有所改善的是上海戶籍人口的性別比,也就是說上海本地人的男女性別比例有所改善。國家計生委會定期公佈出生人口性別比例的數字。

德國之聲:總體來看,最近這些年來,中國女性的社會地位是在提高嗎?

China Biennale
圖片來源: AP

呂頻: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婦女地位發展,這三者是不同步的。儘管女性收入比30年前有所增長,但是相對於男性的份額卻在減少。

中國的性別不平等,不僅比西方國家落後,也比一些亞洲國家落後,甚至比一些經濟發展水準不如中國的國家落後。比如菲律賓的男女性別差距就比中國小。這是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每年發布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綜合性排名所顯示的。但這樣的訊息在中國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

德國之聲:2011年達沃斯《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中國排名61位。為什麼出現您所說的情況,即在性別平等方面還落後於經濟發展水準不如中國的國家?

呂頻:我認為這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一個國家的決策者有多少政治意願來改善性別不平等問題,以及公民社會能夠促使政府投入多少資源。

此外,中國人還保留著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中國的性別已經很平等了。

Screenshot der Internetseite tongyulala.org
電子周刊《女聲》圖片來源: tongyulala.org

德國之聲: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看法?

呂頻:這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留下來的一個幻象。即宣傳,婦女地位高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一個表現。

(呂頻是NGO工作者,獨立電子周刊《女聲》的主筆人。)

採訪記者:苗子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