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電影

《白塔之光》:北京男文青內心走不出的四九城

Xin Lin
2023年2月20日

北京內城四四方方的"規矩"和年少時遙望的白塔,都是導演張律唸唸不忘的影像。《白塔之光》是他在2021年歸國的隔離途中靈感乍現寫成的劇本,它講述一個中年男人"看不到來路、見不到前方"的疲軟。

https://p.dw.com/p/4Nkh0
《白塔之光》劇照
《白塔之光》劇照圖片來源: Lu Films

(德國之聲中文網)滋滋響著的烤肉帶著香味和氤氳的煙草氣渾濁在一起,在谷文通(辛柏青飾演)好友的日料店裡,一陣陣哄笑和爽利的酒杯聲交雜。誰還沒結婚呢?誰又離婚了?"有錢人就不能難受了嗎?"…… 一幫兒時的同學圍在棕色的木質飯桌邊,甩著京片子,親暱得嗔責彼此。最後,他們肚裡酒精大概在影片裡看到巴黎的老同學時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眾人突然悲壯地齊聲唱起了《北京歡迎你》。

刻畫老北京城裡當代中年人的電影並不多,在《白塔之光》這部傾訴現代城市裡人情苦甘的劇情片中,這一場景效果頗為嬉諧。導演張律說,北京是他一直想要去重現的空間,在拍攝北京時,他是抱著一種好奇心去試圖去和那個空間對話,發生關係的。

《白塔之光》導演張律
《白塔之光》導演張律圖片來源: Philip Ho

"看不到來路,也看不到前方"

《白塔之光》的男主人公谷文通(辛柏青飾演)是一位獨自帶有一女的北京土著。身為美食作家,他的生活頗為閒適。然而不知是性格使然或環境塑造,谷文通深陷與父親過往的心結之中,在與年輕的知己文慧(黃堯飾演)、朋友、甚至女兒的關係中也常靡靡不知所為。對他來說,內城裡崎嶇的胡同竟如迷宮一般。在矮小的平房中,谷文通常常隻身斜在一張狹小的、灰白的單人架子床上,指尖夾著煙,臉龐和一本詩集緊緊地湊在昏暗的燈光下。

用此片來單純訴說人內心的困頓似乎是導演的目的。"一般中年人是看不到來路,也看不到前方的,這麼一個吊在中間的狀態……谷文通與女兒的關係,與父親的關係,以及和一個與他有著若有若無的曖昧情感的女孩之間的關係,全部攪在一起可能就是中年的狀態。" 導演張律這樣解釋他片中的主人公。

男主人公從一個曾經愛寫詩的文藝青年變成了一個頭頂毛發日漸稀疏的文藝中年,情懷和青春都從指尖溜走,他分不清失去與放手的區別。

《白塔之光》入圍2023年的柏林電影節的競賽單元
《白塔之光》入圍2023年的柏林電影節的競賽單元,這是張律導演第二次試水圖片來源: STEFANIE LOOS/AFP via Getty Images

創作焦點的轉變

張律早年的影片重點集中在展現嚴峻的底層生存困境,以及身份和文化衝突等話題上。2007年,他所拍攝的《沙漠之夢》,一個講述邊境小城裡蒙古男子與脫北者母子倆在荒蕪中相依為命的故事,曾讓他第一次拿到柏林電影節主競賽的入場券。

赴韓拍片後,張律的作品裡彷彿逐漸不見了直面社會現實的風格。關於這一創作焦點的轉變,張律回答德國之聲記者:"關注嚴峻的東西的時候,有他的道理。那一段我的情感,那一段我和那個空間的關係,我和那裡的人的關係……要在那個空間裡拍的時候,你要貼近那個空間裡的,那個人的"質感"……我表達的,就是我一段的生活裡面,我對那個空間的想法,我對那裡的人的想法。"

北韓族的張律於1962年出生在吉林省延邊市,曾是文學教授和小說家。自2000年從影以來,擔任導演和編劇,既高產且在文藝電影圈中頗受好評。代表作包括2012年離開中國前執導的《芒種》(2005)、《沙漠之夢》(2007)、《豆滿江》(2010),以及韓國製作的《風景》(2013)、《慶州》(2014)、《春夢》(2016)和《福岡》(2019)等。

在新冠疫情發生的半年後,2021年中下旬,張律因家事從韓國回到北京。在當時沒有航班直飛的情況下,在廣州的一個飯店裡隔離了14天,不但寫出了《白塔之光》的劇本,並自此在北京駐紮下了。德國之聲的記者問導演,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往外跑,您怎麼還跑回去了?張律笑笑說:"總有人逆向嘛……中國電影最好的時候我走了,中國電影困難的時候我回來了。"

北京城和白塔

"北京是我生活的最長時間的城市……我年輕的時候總在那一帶(白塔寺附近)玩。" 北京內城的安詳和大氣在導演張律的鏡頭下非常生動。霓虹燈交錯的北新橋路口,夜晚繞著二環搖搖晃晃的公車……不論是後海公園裡老人晨練的身影,還是光天裡被陽光曬透了的小院屋頂,和頭頂上時不時劃過的空靈的鴿哨聲,都讓人看罷聽罷之後,久久不能忘懷。

《白塔之光》的創作萌芽於2019年。當時在籌備上一中國影片 《柳川》時,導演張律常在西城的胡同裡散步。在一片灰色蜿蜒的巷子裡,每每回頭總能看到身後渾圓高聳的白塔。無論在藍色的天幕前,還是在灰瓦和斑駁的朱紅之間,白塔彷彿永遠泛著光茫。

據一些現場中國觀眾反饋,影片裡流露出的"頹廢的美",雖然有些不可捉摸,但感染力依舊很強。從郭路生的《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到李叔同的《秋柳》,異鄉人的情思在《白塔之光》裡被反復地吟誦著。耳畔響起的歌聲 "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勝悲",使影院中不少華人濕了眼眶。張律說:"我覺得現在的世界,在所謂的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所有人都是異鄉人。"

"北京城的結構和它的道路是方方正正的,人在那裡本是很容易找到目的地的,但是我們的內心深處,卻沒那麼容易,像是迷宮一樣……" 記者會後,張律在採訪裡補充道,關於白塔的象徵,由於每個人(觀眾)的自身經驗不一樣,他們可以去想,白塔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什麼意思。

2023年2月18日,《白塔之光》在柏林電影節(Berlinale)全球首映,這是導演張律參加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第二部影片。揭曉該片入圍時,電影節總監查特瑞恩先生(Carlo Chartrian)曾不吝贊譽之辭,稱這或許是張律表現情感最為複雜的電影之一,"是導演對北京這座不可思議的城市的獻禮之作"。

澤倫斯基柏林電影節致辭:「保持沉默就是助紂為虐」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