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白衣騎士還在故作謙虛

2011年11月5日

歐洲人希望中國購買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債券,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個政治上也值得的投資。然而,讓北京遲遲不決的不僅是擔心潛在的風險,而且還有中國社會輿論的壓力。

https://p.dw.com/p/135YU
胡錦濤:歐洲首先要自救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mpics

針對胡錦濤鼓勵歐洲自救的表態,《時代周報》(11月3日)評論說:"……可是,歐洲人多麼想聽到點別的,也就是中國要大規模收購歐洲債券。歐洲需要很多錢,而中國有很多錢,準確一些說,有價值3.2兆美元的外匯儲備。這就難怪歐洲人喚起了被拯救的幻想,夢想著有一名白衣騎士從天而降。問題是,這位騎士還在扭捏作態。"

評論認為,歐盟方面試圖將購買債券描繪成"非常正常的投資決定",而中國方面卻不這樣看。"……在中國外交官的願望清單上,早就列有承認市場經濟地位以及取消六四事件後對中國實行的武器禁運。"

評論引述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程志宇(Patrick Chovanec)的話說:"中國將其儲備投資歐洲,就為了給歐洲幫個忙--這只是歐洲人的錯覺。事實並非如此,中國當然會試圖盡可能從中撈取更多的好處,如果歐洲表示感激涕零,那麼中國就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該報認為,"贏得影響力,強化被一再鼓吹的所謂軟實力,絕對是北京的一個願望。新華社寫道:'北京的良好意願,就是對所有那些將中國看作危險對手的最好回答。'

"另一個考慮很重要,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孫立堅說:'沒有強大的歐洲,世界就會更加依賴美國,這對中國來說就會是一大風險。中國想將投資多樣化,所以購買歐洲債券,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要拯救歐洲。中國低價買了一些歐洲國債,希望等歐洲經濟重新振興時盈利。如果看不到歐洲局勢有好轉的機會,中國不會再買的。相反,在這種情況下還會拋售。'"

中國首先是投資者,而不是救世主

該報認為,"涉及用外匯儲備進行投資時,中國政府就極其小心。它想可靠地投資,對它來說最好是歐元區的共同基金。中國外交官表示,北京樂於投資德國國債,對於受危機震蕩的歐盟國家債券投資則很少。估計可能有100億,最多不超過200億美元。

"可是,讓北京煩惱的不僅是潛在的風險,而且還有公共輿論。政府該如何向大部分是由貧苦農民和農民工構成的民眾解釋,為什麼必須幫助更為富有的希臘人和西班牙人?只有當投資對中國值得,才行得通。"

文章的結論是:"所以中國人總是強調,歐洲人首先必須自救。無論胡錦濤在G20峰會上是否會作為白衣騎士出場,他首先是投資者。"

《時代周報》在11月4日發表的另一篇報導中說,"中國也利用希臘危機,將貨幣政策這個議題推到一邊。儘管美國和巴西那樣有雄心的國家主張人民幣脫離美元,為了讓在他們看來過於低估的人民幣升值,而中國態度強硬。這個超級大國充其量只願意今後對人民幣靈活對待,畢竟歐盟而且包括美國依賴於中國援助救助基金。就像9月份在巴黎的G20財長會議一樣,中國可以再一次保持其特殊角色。"

摘編:林泉

責編:雨涵

(以上內容摘自或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