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科學界的造假行為

2014年6月15日

一名日本干細胞研究員不得不撤回其引起爭議的研究論文。但是科學界其他的一些偽造,抄襲或者草率下結論的研究結果可能永遠不會被揭穿。

https://p.dw.com/p/1CFWV
Projekt „Promotion inklusive"
圖片來源: DW/J. Albrecht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神戶理化研究所發育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小保方晴子(Haruko Obokata)曾宣稱,她找到了一個將人體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干細胞的方法。

但是她的研究結果在著名的刊物"自然"雜誌上發表之後,受到那些沒有成功地複製這一成果的同行們的強烈指責。同時他們還指責小保方晴子的論文有抄襲和剽竊之嫌。

理化研究所規勸小保方晴子撤回其論文。小保方晴子先是予以拒絕,之後終於接受了勸告。

發現"不規律性"

實際上,她的研究成果過於完美,讓人對其真實性產生了懷疑。這類事情在科學界不足為奇:神奇的發現一經同行仔細推敲,頓時令人失望。

韓國生物學家黃禹錫(Hwang Woo-suk)的情況也類似。2006年他發表聲明說,他通過克隆人體胚胎細胞獲取了干細胞。當人們發現他偽造研究結果之後,他丟掉了在首爾國立大學的飯碗。

德國物理學家舍恩(Jan Hendrik Schön)則是因進行了突破性的超導實驗而一舉聞名。但是到2002年人們才發現,他的這一科研成果有造假行為。

Annette Schavan Rücktritt Plagiatsaffäre
前德國教育部長沙萬因論文抄襲醜聞下台圖片來源: REUTERS

例外證明規則

科學家在"吹噓"其研究成果時必須謹慎,因為德國研究協會已經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專門審核對科研造假成果的匿名舉報。

德國研究協會發言人費內提( Marco Finetti)說,"科學造假行為並非普遍現象。"最近15年中,科學造假審查委員會共發現了500例涉嫌科學造假行為。其中大多數是因疏忽、 引用不正確或者抄襲等原因。費內提說,直接剽竊只是個別情況。

系統的造假行為

研究人員學術論文造假有足夠的理由。原因之一是學術界的科學家們所承受的壓力不斷增加。全球化學(Global Chemistry )工業協會經理維勒(Eva Wille)說,"資助方和政治家為了使為他們為科研進行的投資盡快得到回報,常常施加巨大壓力。"

她補充說,亞洲科學家的壓力尤其巨大。"在中國,博士生在攻讀博士期間至少要在知名專業刊物上發表3篇論文。"有些科學家就缺乏對壓力的承受能力。

一位35歲的生物化學家向德國之聲表示,德國的情況也相類似。他說,他在攻讀博士期間面臨巨大壓力。"科學家發表論文不僅要看數量,而且還要看發表刊物的知名度。""因此,我的上司和我們所有人始終處在緊張的狀態。"

Moderne Mathematik
德國大學教授授課少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發表論文才能獲得資金

誰要是在知名刊物上發表大量論文,便可以較輕鬆地獲得研究經費。相反,如果一名研究員拿不出長而可信的論文發表名單,可能會因此葬送職業生涯。因此,假造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這位生物化學家對如今教師沒有時間給學生上課表示遺憾。他說,"教授對授課的重視程度大幅度下降,感覺授課是個累贅,因為他們需要將寶貴的時間花在自己的研究項目上。"

這位生物化學家說,"幾位論文造假的科學家給我的印象更多的是與他們本人造假上癮有關,在這種情況下,估計進行道德教育也無可救藥。"

作者:Brigitte Osterath 編譯:李京慧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