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移民後代就學 德語至關重要

Ina Rottscheidt2008年8月17日

本周德國北威州大約80萬名學齡兒童結束了以玩兒為主的幼兒時代,進入了人生新階段:入學讀書,認識人生「嚴峻的一面」。這嚴峻,名副其實,因為就德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來說,短短四年的小學學習就可能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發展機會:如果成績不好,四年後就只有資格上初級中學,畢業後幾乎找不到什麼工作。這就是德國頗受爭議但目前依然在實行的教育體制過早篩選淘汰的嚴峻事實。

https://p.dw.com/p/Eyo0
一年級小學生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

這種體制對移民後代是否特別不公?畢竟,今年北威州新生有三分之一來自移民家庭,有些家庭根本不說德語,孩子上德國學校自然「先天不足」。如何彌補這一不足?就此,德國之聲記者借新生入學之機走訪了科隆兩家小學。

第一家是Vingst區的Hesshofstrasse小學。只見剛入學的小塞娜(Sena)背著新書包,自豪地對記者說:「我已經會認字母了。我會念Pan-da(熊貓)什麼的。」他爸爸插進來說:「她是先開始認名字,後來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都認會了,後來她又想學算術,我就教她掰著指頭算題。她特感興趣。」

小塞娜的爸爸對他這個女兒很自豪。他自己是土耳其人,幼年隨父母到德國,在德國長大,德語聽不出任何口音。他告訴記者,他一直注意讓小塞娜不光會說土耳其話,也要會說流利的德語。為什麼呢?他說:「我有些親戚在家只說土耳其話,他們的孩子上學後就很困難。我的親戚圈裡,只有一個孩子的成績夠上高級中學,其他都只夠上初級中學或(特為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開設的)特種學校。這你就看出區別了。」

小塞娜家住的科隆Vingst區,居民中外國人佔很大比例,自然也反映在Hesshofstrasse小學的學生組成上。在大約280名小學生中,有一半以上來自移民家庭。入學新生中,時不時會有幾名在家一點兒德語都沒學過,很可能一年級的時候就跟不上趟了。因此,校長布洛德瑟(Manfred Brodesser)以及學校老師都盡最大努力幫助這些學生。校長表示:「我們當然希望這些孩子的成績最後能和德語好的孩子拉平。大部分孩子也都能做到,但有些孩子就比較吃力,那我們就採取一系列扶持措施來彌補。」

其中之一是跨年級合班上課,也就是說一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合在一個班上課,成績合格再升級。此外,這所學校還採取一帶一制、家庭作業輔導制、以及設立插班生班的做法。這個班收的學生都是隨父母剛到德國、人生地不熟、一句德語都不會的外國孩子。施密特(Angelika Schmidt)老師帶的就是這樣一個班。她介紹說:「現在這個班,大部分孩子來自伊拉克,不少來自土耳其,還有義大利、俄羅斯、波蘭的,還有兩個智利的,還有一個肯亞的,真是來自五湖四海。」

給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孩子統一上課並非易事,而且有些孩子,如來自伊拉克的孩子,一開始連拉丁文字母都不會。施密特說:「一開始你都會覺得不可思議。一般人們會想,外國人在德國,至少『你好』、『再見』什麼的會說兩句。可這些孩子才剛到德國,第二天就被送到德國學校,真的是什麼都不會。有時候他們還因為在此之前的種種經歷而非常膽怯。教這些孩子你等於是從零開始。我老是聯想到我的小女兒呀呀學語的情況。他們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說得差不多了。」

德國其他小學扶持外國學生的條件顯然不如Hesshofstrasse小學好。比如科隆Widdersdorf 區的Olympia小學每個星期就只給在家沒學好德語的孩子額外上很少幾節課。在鮑爾(Kirsten Bauer)老師看來太少了,僅憑這麼幾節課,趕不上德國同學的水準。她說:「德國同學上完一年級就可以寫小作文了,可是德語不好的學生還只會蹦單詞、磕磕巴巴說不出完整的句子,或者只會說短句,問大家周末都幹了些什麼的時候,只會說『我去公園』、『我坐火車』,而不會用過去時態、沒有形容詞、詞匯量太少、主賓謂不分等等。」

但無論是她還是Vingst區的施密特老師都一致認為,學習成績好壞,關鍵並不在於是從哪個國家來的,而是父母從小對孩子受教育的關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