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稀土不稀,怒氣仍盛

2014年5月14日

北京把稀土囤積居奇的時候,西方國家震怒。不過這個問題已經自行迎刃而解。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沒有領悟過來的只有世界貿易組織。

https://p.dw.com/p/1BzfC
Rohstoffe Seltene Erde
圖片來源: USDA, ARS, IS Photo Unit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俄羅斯限制天然氣供應量,非洲和石油輸出國分別減少鑽石和石油的輸出,那就先只好這樣。全世界火冒三丈,價格上漲,不過如此。不過稀土就另當別論了。特別是因為這東西產自中國。不久前世界貿易組織剛剛裁定,中國不得減少對稀土的出口。

跑去世貿組織告狀的顯而易見是美國、歐盟和日本。因為西方國家擔心呀。這可是事關原材料的供應。發達工業國家生產顯示屏、風力發電裝置和電動汽車等高科技產品的時候必須用到稀土。

世貿組織也有相關規定,已經開采的原材料必須向國際市場供應。價格制定的時候根據供需關係而定。這樣也就能保證工業發達國家大客戶的地位。但與此同時世貿組織也提出應該實現可持續性的資源開采。這自然又符合了中國方面的打算:為了保護環境少開采。不過中國人拿著這種理由在世貿組織的官司中佔不了上風。中國人面對世貿組織的裁決立刻表示無論如何也要上訴。

Symbolbild Recycling Seltene Erden Elektroschrott Elektrogeräte
工業界通過新的加工程序可以從舊機器裡回收更多的金屬圖片來源: Fotolia/Eisenhans

讓人感到荒謬的是,這場爭吵早已偏離了事情的本源。最初幾年前稀土供應突然減少的時候,西方和中國開始吵得不可開交。不過現在稀土供應的問題其實已經得到解決了。工業發達國家花了些時間尋找稀土的替代品,而且他們也找到了。通過新的加工程序可以從舊機器裡回收更多的金屬。工業界也學會在生產工序中減少消耗使用稀土。

一下子稀土供應變得供過於求,價格大跌。現在的價格同3年前相比銳減:稀土中所含不同金屬的價值跌幅竟然高達70%到95%。西方人當時的滿腔憤怒現在看來是有些反應過激了。

稀土不是土,而是金屬元素。雖叫稀土,其實並不稀少。據估測,目前全球稀土儲備可供使用約285年。而現有的資源蘊藏量更是可持續3400年以上。在西方人眼中問題只有一個:大部分已開采的稀土都在中國,這就形成了中國在稀土供應市場上的壟斷地位,稀土被稱作"中國金屬"可能更為貼切。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Frank Sieren圖片來源: Frank Sieren

世貿組織的裁決其實也是一個大的官僚機構的辦事結果,這一現實也無法改變。不過這可能會讓西方國家在政治上自擺烏龍。世貿組織如果繼續做出類似的裁決,北京對世貿組織的信任度就會大幅下降。而且這種不信任感存在於很多新興國家當中。印度和世貿組織在農業補貼的問題上存在爭議,巴西不滿被扣上徵收保護關稅的帽子。

就像稀土問題一樣,人們在國際貿易仲裁機構的問題上也講起了市場供需原則。由於對於這些仲裁機構的"需求"上升,新興國家乾脆建立起排除西方國家的"自家機構"。

在即將形成的橫跨世界幾大洲的自由貿易區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機構,例如應對世界銀行而出現的金磚國銀行正在建設過程中。這些機構有自己的游戲規則,並不聽從西方。

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是德國之聲的中國特約記者,已經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編譯:洪沙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