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稀土出口成為中國外交談判中的籌碼

2010年9月30日

中國對日本稀土類出口通關手續已於日前恢復。受到「驚嚇」的日本企業紛紛尋找其它稀土供應渠道。

https://p.dw.com/p/PQjl
稀土並不是「土」

稀土被稱作「工業味精」。美國《華爾街日報》在一篇文章中曾介紹過,稀土中含有的鑭、鈰、鐿等礦物元素在製造硬碟驅動器、手機、電動車電池等產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稀土也被用於導彈制導系統等軍事領域。稀土不稀,所謂「稀」只是因為稀土在中國之外很少獲得開采。《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中國稀土產量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超過95%,儲量為57%。

今年9月初以來,中日兩國因在具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方面稱其為尖閣諸島)海域發生撞船事件關係急轉直下。23日,日本政府稱中國對日本進行事實上的稀土出口限制。中國每年出口的稀土總量中50%出口到日本。日本共同社撰文評論說,中國事實上禁止對日出口稀土,打擊了日本經濟的「軟肋」。《華爾街日報》分析稀土進口為何對日本如此重要時解釋說,由於日本國內經濟疲軟,以大型電子產品公司為代表的許多日本企業「出於對今後增長前景的考慮,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出口更先進且環保的技術上」。在這些新技術領域稀土的作用很難被迅速替代。

中國商業部回應日方「稀土禁令」說時表示,中國官方「沒有採取限制對日本出口稀土的措施,所謂暫停出口的說法沒有根據」。由於中國官方的否認,日本無法就中國事實上禁止對日出口稀土一事同中方進行交涉。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大畠章宏考慮以中國僅停止對日出口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為由,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雖然澳洲也具有相當的稀土儲量,但是到目前為止開采量很低。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稱,澳洲矿业已經同日、美以及歐洲企業進行協商,有意擴大澳洲境内的稀土開采量。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稀土業自行壓低了稀土礦產價格,導致世界其它地區的許多礦井停止生產。即便其它國家逐漸恢復礦井生產,今後數年內也無法廣泛投入使用。也就是說,中國仍將是稀土市場的主導。《華爾街日報》分析說,中國壟斷了稀土礦產市場,這種壟斷地位自然可以成為外交談判中的籌碼。

而2007年開始,中國加強了對稀土出口的調控。據《南方周末》援引中國商務部公佈的數字,2010年中國全年稀土出口配額總數比上一年減少了近40%。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稱,在現有條件下,大量提取稀土對生態環境有很大的損害和破壞,因此中國對稀土的生產、開采和貿易都實行了限制。中國一些區域政治經濟問題學者則表示,中國以「白菜價」賣了20年的稀土,控制稀土出口可以讓中國掌握稀土定價權。

中國加強控制稀土出口無疑已引起日本經濟界的擔憂。被稱作日本財界大本營的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向經產省提出,希望政府採取措施確保稀土穩定供給。路透社報導稱,擁有全球最大的未開發稀土礦的澳洲稀土礦商Lynas Corp宣佈,該公司已同日本一家重要商戶簽訂供應馬來西亞稀土的合同。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也表示,已經成立內部專門小組,努力實現稀土來源多樣化,以降低太過依賴中國帶來的風險。

綜合報導:洪沙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