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突尼斯的「茉莉花效應」

2011年1月29日

突尼斯民眾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推翻了獨裁政府,抗議浪潮現已蔓延到埃及。而突尼斯的鄰國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民眾對政府不滿舉行的抗議行動雖然還未撼動當局者,但是這些政府到底能維持多久?

https://p.dw.com/p/106uM
突尼斯民眾慶祝勝利圖片來源: dpa/DW-Fotomontage

厄爾哈尼(Abdelwahab El Hani)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屏幕,這位突尼斯人權律師一次次地重複看著這次突尼斯事件第一次示威遊行的電視錄像,示威發生在突尼斯中部城市西迪布宰德(Sidi Bouzid)。去年12月中旬,在西迪布宰德26歲的失業青年穆罕默德‧巴濟濟(Mohamed Bouaziz)因被警察尋隙扣押苛待,痛感世道不公,在突尼斯西迪布宰德政府門前自焚而引發大規模街頭運動,最終,示威者推翻了本阿裡政府,厄爾哈尼認為政府被推翻只是個時間問題:"突尼斯的失業率高達13%,可是這個數字在突尼斯內陸地區要高得多,有的地方高達70%。八萬名突尼斯人剛剛完成學業,這些人需要工作,這對政府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一名突尼斯學生形容,事件的發生就像一個高壓鍋因為壓力過大飛到空中爆炸一樣。這不僅僅是形容他自己國家的起義情況,這個比喻也指鄰國的現狀。

約有一半的摩洛哥人年齡在25歲以下,其中40%的人沒有固定工作。尤其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更是對此深有感觸。社會上出現了不滿的輿論呼聲。這裡的政治自由、婦女權利是有限的,雖然有一個國會和政府,但是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軍隊和情報員無處不在。貧富差距非常大,一切都和突尼斯的問題相似。巴塞隆納的國際研究中心的吉列斯(Francis Ghiles)說道:"基於這樣的原因而爆發的起義在馬格裡布地區無處不在。摩洛哥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貧富差距大,可是不能所有的財富都聚集在富人那裡,如果財富不被分配,而且所謂的'上流社會'如果表現的目中無人的話,起義的爆發是遲早的事情。"

在阿爾及利亞,時機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國家的社會就像是一個滿滿的火藥桶,在一月份反對大幅上漲的食品價格的示威中已經有人死亡。在很多城市,石塊,催淚瓦斯,手榴彈,燃燒瓶在空中橫飛。年輕人的憤怒像脫韁的野馬。

阿爾及利亞政府承諾今後數月內採取一系列調控措施,但是也許還會繼續發生衝突,因為阿爾及利亞人現在反對的遠遠不止是昂貴的白糖價格。

該國在政治上實際已經陷入癱瘓,不過總統布特弗利卡(Bouteflika)背後有一個軍事和權力腐敗集團支持他。雖然,阿爾及利亞有著極為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而且國家沒有負債。可是佔全國人口四分之三的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大多數沒有工作、沒有住房、沒有前途。吉列斯指出:"這個國家擁有150億歐元的外匯積累,所以說問題不出在缺乏資金, 而出在國民經濟上面。阿爾及利亞目前的狀況好像一個賭場。沒有秩序、沒有計劃也沒有前途,加上政府敝帚自珍,當權者不聆聽民間的聲音,他們看不到人們的難處,或者說是對他們的難處視而不見。"

而現在這些政府不得不正面面對這些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對現狀絕望,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在身上澆汽油點火自焚:在埃及、葉門、毛裡塔尼亞,阿爾及利亞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穆罕默德‧巴濟濟的自焚行動使得西迪布宰德成為了一個為弱勢階層反對腐敗的政治的象徵。吉列斯說,這次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在馬格裡布地區有著歷史性的意義,不過他不相信會出現一個政府接一個政府垮台的"多米諾"現象。因為在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權力在穆斯林中有著群眾基礎,而在阿爾及利亞缺少像突尼斯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中產階級。雖然阿爾及利亞多年來社會一直動蕩不定,可是還沒有嚴重危及到政權,並且,和突尼斯不同,吉列斯肯定地說道,阿爾及利亞軍隊會向示威者開槍,阿爾及利亞人不想在經歷一次新的內戰,沒有人願意重蹈200萬死亡人數的覆轍。

不過吉列斯說,突尼斯事件是馬格裡布地區的一個訊號塔,政府們必須捫心自問,不然的話"高壓鍋"遲早會爆炸。

作者:Alexander Göbel 編譯:文暮

責編: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