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窮爸爸富爸爸:德國教育並不平等

2005年11月4日

在德國,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和他們的家庭背景密切相關。這是德國從國際中學生水準測試評估中得出的最新研究結果。本周四正式公佈的報告指出,在德國,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上大學的機會是家境不好的學生以及許多移民子女的四倍。

https://p.dw.com/p/7PHr
課堂脫離不了社會圖片來源: dpa - Bildfunk

在社會中下層家庭裡,孩子們學習成績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父母往往不能在學習上為他們助上一臂之力。針對這一情況,科隆米爾海姆區的一所綜合學校展開了一個特別項目。周四這一天,德國總統克勒親自到該校瞭解了該項目的進展情況。

在十幾名學生的簇擁下,德國總統克勒就國際中學生水準測試的最新評估報告明確闡明了自己的看法:「教育是保障孩子們今後的就業崗位和前途的關鍵,但是,在我們的國家,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真讓人感到羞愧。」

科隆米爾海姆的這所綜合學校的情況很能說明目前的問題有哪些。米爾海姆區大約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外國人,其中一半來自土耳其。該校有來自20個國家的近270名學生,其中只有約一半的人父母是德國人。校長施圖姆普福女士介紹說,德語知識缺乏使一些孩子變得好鬥易怒:「在家裡他們說母語,這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學校裡使用的語言是德語。如果他們有時聽不懂老師和同學們說些什麼,那麼不難想像他們會非常生氣,因為他們其實什麼都想知道。」

德國對國際中學生水準測試的最新評估報告充分表明,缺乏德語知識會對青少年今後的就業產生何種影響。中下層家庭的父母很難在學習上給子女足夠的幫助,他們自己往往就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或者德語說得不好。這些家庭也沒錢送孩子們去昂貴的課後輔導班。針對這樣的情況,科隆米爾海姆的這所綜合學校請來了輔導老師免費為學生補習功課,每個補習小組最多7人。擔任輔導老師的多半是正在大學裡學習師范專業的學生。輔導班開課以來,該校學生們的熱情很高。一名來自中國的13歲的學生說:「這對我很有幫助,因為我的德語語法掌握得不好,德語的冠詞分陰性,中性,陽性,我覺得很難。」

來自古巴的安格爾補充說:「以前我的問題往往出在聽寫上,不知道該用什麼冠詞,真有點難。但是現在我的發音和語法都有了進步。」

安格爾說,他的父親鼓勵他參加下午的輔導課。一位來自土耳其的母親也表示,她也讓兒子來參加輔導課,希望他能夠把德語學好,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輔導課」項目是30年前由埃森大學發起的。2000年來由埃森的一個基金會資助,並提供專業上的幫助。迄今為止,已有近5000名來自移民家庭的子女參加了這一項目。

德國生活著90萬沒有德國國籍的未成年人。推廣這一項目也需要當地大學的支持。目前,大約有一半的德國大學專門為這樣的促進項目培訓師資。德國總統克勒在周四的講話中還呼籲:「孩子們不管來自怎樣的家庭,具有怎樣的社會和地區背景,都應該、也必須擁有同等的受教育和學習的機會。我認為,這是表現社會公正的最重要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