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Literarische Brückenbauerin: Katja Petrowskaja

Hsien-Chih Yang2013年7月13日

女作家卡蒂婭.彼得羅夫斯卡雅出生於烏克蘭,現今居住在柏林。她的短篇小說「也許艾絲特 」中,張力十足的一個選段令巴赫曼獎評委傾倒。

https://p.dw.com/p/196qh
圖片來源: Sasha Andrusyk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格伯格‧巴赫曼獎(Ingeborg-Bachmann-Preis)屬於德語地區最重要的文學大獎之一。在每年一度為期三天的"德語文學節"(Tage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舉辦期間,預選的入圍者在評委及現場觀眾前,依次朗讀25分鐘自己的德語新作選段。今年的獲獎者是卡蒂婭.彼得羅夫斯卡雅(Katja Petrowskaja)。評委會主席布克哈德.施賓納(Burkhard Spinnen)表示:"這是訪查歐洲和非歐洲意識狀態的一個美好開始" 。施賓納此話的意思,是指第37屆巴赫曼文學獎,接連第三次由一位出身非德語國家的作者獲得。

各地年輕作家每年夏季帶著自己的最新創作,齊集奧地利的克拉根福(Klagenfurt)參加當地舉行的文學大賽。由文學批評家組成的一個評委會負責評審參賽作品。競爭者的現場朗讀作品必須是尚未發表的新作。每位作者朗讀之後,需與評委交流辯論。最後由評委頒發不同獎項,巴赫曼文學獎是頭獎。電視台現場直播這一文學盛事。

Ingeborg-Bachmann-Preis 2013 Klagenfurt Österreich Preisträger
2013年巴赫曼獎獲獎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巴赫曼文學大賽又稱"德語文學節",從中可引申出參賽作家主要來自奧地利、瑞士和德國,也就是說,所有作品都是以德文撰寫。近幾年來不少具移民背景的作家也參與競賽。施賓納對這一發展趨勢表示歡迎,他指出,雙語成長的人對德語有著不同感受。文化史學的一種理論認為,這是現代主義形成的誘因之一。

文學的築橋者

彼得羅夫斯卡雅1970年出生於今天烏克蘭的基輔(Kiew),那時還屬於蘇聯。1986年車諾比(Tschernobyl)核災難發生不久後,她隨父母離開了家鄉。稍晚,彼得羅夫斯卡雅在愛沙尼亞學習文學專業及斯拉夫語文,90年代中期作為獎學金生留美數年,最後在莫斯科取得博士學位。近年來她定居德國,為俄語及德語報章撰稿,並定期在一家德國大型星期日報撰寫專欄。

明年春季將由德國蘇爾坎普出版社(Suhrkamp-Verlag)出版的彼得羅夫斯卡雅新作"也許艾絲特"(Vielleicht Esther)受到評委認可,脫穎而出。故事講述1941年9月發生於烏克蘭巴比(Babij)的德軍屠殺慘案數周之前的情景。當時3萬3千名猶太人遇難,是二戰期間最令人發指的戰爭罪行之一。彼得羅夫斯卡雅交互運用紀實和虛構手法切入歷史事件:童話般的虛構對話和場景,與真人真事的敘述融為一體。

Katja Petrowskaja Schrifstellerin
赫曼文學獎得主卡蒂婭.彼得羅夫斯卡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貼近曾祖母

遭納粹殺害的艾絲特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以作者曾祖母的身份出現。小說標題中的"也許",暗示作者使用了詩歌式的異化寫作手法。她採用古希臘詩人荷馬的神話故事,將其與事實、回憶和對事件的復原交織在一起。評委溫克爾斯(Hubert Winkels) 聽完彼得羅夫斯卡雅的朗讀後表示:"即使慘案的目擊者也無法保證故事的真實性"。小說取名"也許艾絲特"有其寓意,因為真相再也無從確認。

Ingeborg-Bachmann-Preis 2013 Klagenfurt Österreich Joachim Meyerhoff
參賽作者現場朗讀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另一位評委,文學學者施特裡格爾(Daniela Strigl)評論說:"只有相信記憶的不可靠,才能如此講故事,這個作品的產生是文學之幸!"  文學批評家費絲曼(Meike Feßmann)特別讚揚文章的美學表現形式:"文章輕盈流暢地舞動於一個厚重的題材之上。"  評委會在第一輪評選中就達成一致,將本屆巴赫曼獎頒發給"也許艾絲特"。聆聽彼得羅夫斯卡雅現場朗讀的觀眾們也深受感動。僅一部作品的選段如"也許艾絲特",竟能如此扣人心弦,贏得觀眾熱烈喝彩,在巴赫曼文學大賽史中還不多見。

輕盈表述沉重題材

彼得羅夫斯卡雅的最大貢獻,是將一個巨大沉重的課題帶給讀者,卻沒有用道德的呼籲和史實陳述吧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在文章選段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我注視著事件的發生,就像上帝從對面房子的窗口向外注視一樣。或許人們就是這樣撰寫著小說或童話:我高高在上,一切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彼得羅夫斯卡雅呈現給讀者一種極端主觀的視角,她一再使用引述史實和文學反思的手法,試著探索這一主題。

Symbolbild Tusche und Feder vor altem Buch antik
妙筆生花圖片來源: Fotolia/Jenny Sturm

 兩年前,用斯洛維尼亞語寫作的奧地利女作家 - 麥婭.哈德拉普(Maja Haderlap)獲得了巴赫曼文學獎;去年由成長於列寧格勒,後來移民德國的女作家奧爾嘉.瑪蒂諾娃(Olga Martynova)獲得該獎。現在,彼得羅夫斯卡雅成為第三位來自非德語國家的獲獎者,這為德語文學增添了新的視角。過去數年巴赫曼獎已發展成為歐洲的文化盛事,而德語文學著作仍然是它的核心重點,只不過其文學視野現已調整為面向全歐。

作者:Jochen Kürten            編譯:楊家華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