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1910 Film Hu Feng

2010年10月23日

1955年開始的「胡風案」是中共建政後發生的最大規模「文字獄」。在胡風事件過去半個多世紀後,兩位導演用5年的時間走訪倖存者,以口述歷史的形式拍攝了第一部民間記錄「胡風案件」的影片《紅日風暴》。

https://p.dw.com/p/PhaR
《紅日風暴》導演之一:魏時煜圖片來源: DW

《紅日風暴》的導演是兩位女性。其一是胡風好友彭伯山的女兒彭小蓮,彭伯山是在胡風案中被打倒的"胡風分子"之一,父親的遭遇讓她終身難忘。而與彭小蓮不同的是,出生在70年代的導演魏時煜,並沒有親身經歷過胡風案,卻對胡風事件抱有一種知識分子式的探求究竟的渴望。談起參與拍片的動機時,她說:

"一開始的時候很簡單,因為我是彭小蓮的朋友,她想做這件事情,我就和她一起做了。但是一旦開始訪問這個案子所牽扯到人的時候,我就發現這個年代的知識份子非常有魅力,相對來說他們思想的開放程度、閱讀的廣泛程度還有思考的獨立程度都比現在的很多知識份子還要厲害。"

從2003年起,在五年的時間裡,魏時煜和彭小蓮走訪並結識了二十六位"胡風分子"和四十多個家庭,聆聽了眾多受害人及其家庭的悲慘遭遇,收集了很多珍貴的歷史影像和圖片素材。在拍攝的過程中很多當事人都相繼過世。2009年4月4日,《紅日風暴》在香港以中英文兩種語言上映,放映現場座無虛席,觀眾群年齡跨度極大,最小的二十幾歲,最大的已年逾古稀。

Film Plakat Storm Under the Sun
《紅日風暴》電影海報

"七十幾歲的人看的時候很激動,因為他們有這個歷史記憶,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二十幾歲的人看完後覺得很震撼,原來中國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他們都完全不知道。"

官方資料顯示,在胡風案中,有92人被捕,78人被定為「胡風份子」,2100多人受到牽連。大多數人在80年代胡風案平反時才獲得自由。在拍片的同時,魏時煜已經認識到,與之後的反右和文革的平反相比,很多"胡風分子"的平反都不徹底,這段歷史也被官方有意抹去。如今,胡風事件並沒有像文革和六四那樣經常被人談起。但魏時煜表示這些事件之間並非彼此孤立:

"你會發現,比如說審訊的過程和逼著你交材料,這些程序都是從胡風案開始的。以後的文革也都是按照這個模式走的,也就是怎麼樣把私人的信件和日記都作為一個人的反革命證據。這些東西都是從胡風事件開始的。"

作為一位女性導演,魏時煜表示,她對家庭的關注超過了對政治的關注。與其去講政治中的權利鬥爭,通過這部片子她更想讓觀眾知道這樣的一個政治事件是怎麼樣把一個家庭毀滅的。唯一讓她遺憾的是,這部作品在中國大陸遭到封殺。

作者:陶麗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