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債信用評級前景下降 人民幣升值壓力漸長

2011年4月20日

標準普爾發布報告,將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前景從"穩定"調降至"負面"。消息暫未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持續負面影響,而美債最大持有方中國將可能面臨人民幣升值的更大壓力。

https://p.dw.com/p/10x0q
圖片來源: Dominik Joswig

本周一(4月18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s)下調了美國長期主權信用展望評級,於70年來首次從"穩定"降至"負面",此舉引發了國際對美國債務問題和財政赤字的強烈關注。

當日美國國債、美歐股市和國際油價大跌,次日亞太股市也普遍調整。不過市場迅速消化了該負面影響,各大指數已於次日回復至先前水準。

標準普爾咨詢顧問暨經濟學家克里斯蒂•阿羅約在華盛頓評論說,此次降級是金融機構對美國金融危機的後期市場評值,現期的美國國債市場已經充分體現了降級震蕩的影響,預計消息將不會造成更進一步的債券貶值及市場高息等衝擊,但它無疑對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問題敲響了警鐘。

標準普爾在報告中稱,將維持對美國長、短期主權信用「AAA」的最高評級,但鑑於目前美國財政赤字高砌、風險不斷上升、政府政策不明朗,將其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展望降級。這意味著在未來兩年內,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的幾率有三分之一。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券持有國也是全球最大外匯儲備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8月底,中國持有8684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如果美國國債收益率發生劇烈震蕩,中國的美元儲備將面臨巨大貶值可能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日前就此評論說:"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的信用反映,是美國國內和國際機構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品種,中國希望美國政府切實採取負責任的政策措施,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中國巨額美債源於長期貿易順差

因長久以來的貿易順差,中國政府賺取的外匯主要用於購入美國國債,以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並維持對外貿易中的相對優勢。

美元具有很高的流通性,且相對其他貨幣比較穩定,因此世界各國在儲備外匯選擇幣種的時候大都選擇美元,所以美元成了外匯儲備貨幣的代名詞。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家彼德•波特利爾教授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訪問時表示,中國作為最大債券持有國,面對美國國債問題並無任何有效的應對機制。此次美債評級降低將促使中國政府更進一步考慮多元化外匯儲備。

波特利爾說:"國際貿易結算中缺少其他的可選貨幣,當然中國政府也並無其他更好替代方式,只能繼續增持美國國債。然而今年來政府已在嘗試多樣化外匯體系,轉向持有企業股權、大宗商品和其他幣種。"

數據顯示,截止今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447兆美元,較去年底增加1974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

人民幣升值壓力俱增

雖然此次美債評級下跌並未對中國產生任何直接經濟影響,但人民幣升值問題又一次成為了各國政府及市場關注的焦點。學者表示,面對巨額貿易順差,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將從根源上緩解國際貿易的不平衡。

阿羅約評論說:"源於中國高額的儲蓄利率及低估的人民幣匯率,中國擁有龐大並且持續的經常賬戶盈餘。依照經濟學原理,為緩解支付賬戶過剩,人民幣需要升值,國內消費需要擴大,通貨膨脹需要得到抑制。這些財政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經常賬戶的過度盈餘,以幫助中國政府緩解可能面對的美國國債隱患。"

波特利爾教授也表示,美債長期仍是世界主要外匯儲備貨幣,對此,中國並無有效的外部財政及貨幣政策來抵消美國國債信用警告。他認為,人民幣的升值將在根本上緩解貿易順差及全球不平衡。

美國財長蓋特納於今年多次提出人民幣升值的強烈呼籲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也於日前在美國國會發出施壓人民幣升值的最強音。

作者:汪天涵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