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歐施壓敦促人民幣升值

2010年9月21日

美國和歐盟分別以強硬姿態向中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中國政府予以還擊,關於人民幣增值的爭論正「未有窮期」

https://p.dw.com/p/PGUY
圖片來源: AP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Geithner)9月16日強硬表態,敦促中國政府提高人民幣匯率。

《南德意志報》9月17日發表一篇分析文章指出, 「蓋特納雖然沒有說會採用什麼手段,但是,選擇是顯而易見的。理論上而言,美國政府有兩條路可走:其一是,可以在關於貨幣問題的半年報告中正式指控北京『操縱匯率』。在這種情況下,它將囿於法律不得不實施對華貿易制裁。報告10月份到期。另外,也可以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起訴,世貿組織就必須進行審查,確定操縱匯率的指控是否屬實。華盛頓可能會雙管齊下。」

該報接著寫道:「北京和華盛頓關於貨幣問題的爭吵從7年多之前就已經開始,中國把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定的相對較低。為了這個目的,中國的銀行購買美元,併購進美國的國家債券。這樣,中國的出口商就享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此外,中國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北京曾在6月份暗示,願意表現出更多的靈活性,但是,並沒有什麼改變。……

「迄今為止,歐巴馬總統的政府試圖在對中國的批評上保持克制,而它現在卻日益受到國會和公眾的壓力。經濟的復甦比希望的更緩慢,失業率自從金融危機的高峰以來幾乎就沒有下降。同時,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又在增加。在雙邊貿易中,美國的赤字在上半年上升到1190億美元。這個趨勢如果在下半年繼續下去的話,赤字會超過去年的2270億美元記錄。中國在今年正式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至少在心理上也影響了華盛頓的討論。」

該報指出,「在蓋特納表態之前,美國就已經向世界貿易組織遞交了兩份針對中國的起訴,一份起訴是針對信用卡業務,西方的信用卡如威士卡(Visa) 和萬士達卡(Mastercard)必須與中國公司合作,並且使用其商標名稱,否則,不得在中國提供服務。這就違背了中國政府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即在2006年之前將信用卡市場自由化。另一起訴是針對中國從去年12月以來向美國的軋鋼徵收反傾銷關稅」。

歐盟也施加壓力

《商報》9月17日報導說,歐盟也將在貨幣爭吵中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歐元集團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上周五(9月17日)表示,將與中國總理溫家寶和中國銀行行長周曉川討論貨幣和匯價問題。他在上周四的歐盟首腦會議之後強調,「與歐元相比,人民幣依然被低估,歐洲必須加大壓力敦促中國予以改變」。

《商報》指出,「在與美國和歐盟的不斷升溫的爭執中,中國6月中旬已經讓步,解脫人民幣與美元的掛鉤關係。可是,批評者指責,中國政府只允許人民幣微幅升值」 。 該報引述歐盟委員會一位代表的話說,「對中國的指責是,人為地壓低匯率,從而為出口商創造『不公平的優勢』 」。

編譯:林泉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