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菲律賓總統突然變調:南中國海仲裁決議不容討論

2020年9月23日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强調,海牙仲裁法庭就南中國海的仲裁不容置疑和妥協。與此同時,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也紛紛在聯合國表態,聲明中國對南中國海提出的"歷史性"主張有悖國際法。

https://p.dw.com/p/3itAZ
Philippinen Rodrigo Duterte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圖片攝於2020年6月15日)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Malacanang Presidential Photographers Division/S. Celi Jr.

(德國之聲中文網)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周二在聯合國發表的影片講話中強調:"海牙仲裁法庭的裁定已經成為國際法的一部分,這裡沒有討價劃價的餘地,任何政府更迭都不能弱化或出賣這一裁定。"

杜特蒂的此番表述多少有些出乎意外。2016年,菲律賓將中國對南中國海的主權聲索訴諸海牙法庭,並最終獲勝,這普遍被視為該國外交的一次重大勝利。但杜特蒂上台後,很快就將這一裁定束之高閣,不再過問,他選擇了一條更為親近北京的外交路線。杜特蒂主張淡化同中國的領土爭議,而強調擴展菲中合作。

但是,杜特蒂的親華路線收效並不顯著。《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報導指出,一方面,中國承諾的大規模投資計劃並未全面兌現,另一方面,杜特蒂坚持數年的親華路線,並沒有使北京在南中國海的擴張政策有所收斂。凡此種種,使得杜特蒂在國內不得不面臨來自軍界和外交界越來越大的壓力。

觀察家們普遍認為,杜特蒂在聯大講話中重提2016年的仲裁結果就是為了緩解來自國內的壓力。杜特蒂在講話中還對國際社會對海牙仲裁的支持表示感謝。此前不久,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國在聯合國闡述了立場,對中國對南中國海基於"歷史權利"提出的主權訴求予以駁斥。本周二,美國國務卿彭佩奧發表聲明稱:"我們歡迎英國、德國和法國在聯合國拒絕中共非法的南中國海海事主張。中國必須遵守國際準則。我們與盟國一道拒絕'強權即公理'的觀點"。

今年九月初,德國聯邦內閣發表了決定未來德國外交路線走向的"印太準則"。這份長達72頁的綱領性文件指出,德國將加強同印太地區民主國家的合作,不給"強權政治"留下任何空間。德國外交部長馬斯表示:"作為貿易大國,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自由貿易和海運路線的暢通。而世界貿易的絕大部分都要途徑印太地區。"這份文件中還提及了向印太地區派遣軍事聯絡官和各類海軍艦艇的可能性。

達揚(綜合報導)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