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lit.Cologne

2010年3月12日

3月11日晚,第二天的德國文學會展特別邀請到了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米勒與中國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參加在科隆演員之家舉辦的名為"藝術與政治:赫塔‧米勒對話艾未未"的活動。活動的主題是關於討論藝術作品和政治之間的關係和相互影響。兩位嘉賓都是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不同之處在於,赫塔‧米勒是通過文學的形式,而艾未未則是通過圖片,雕塑等形式引發人們思考政治。德國之聲記者發來如下現場報導。

https://p.dw.com/p/MR00
法蘭克福書展上的赫塔‧米勒「攤位」圖片來源: Mona Naggar

觀眾對記者說:"我是沖著艾未未來的。我希望他們能夠討論一些深刻的問題,比如:什麼是政治,政治有怎麼樣的影響,政治與我們有怎樣的關係。" "我對這樣的政治討論很感興趣。我希望他們的討論能夠更具批判性,能幫助到中國人民。"

活動吸引了大批的觀眾。他們希望借著這次活動的機會,更加深刻地瞭解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和思想,尤其是對於當前中國政治形勢的判斷。而整整兩個小時的對話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兩位嘉賓首先以朗誦和圖片展示的形式向觀眾介紹了自己的一部分作品。之後,分別通過自己曾經的和現在的在集權統治下生活的經歷闡述了自己對於集權政治的看法和判斷。艾未未談到了自己的父親在文革時期的遭遇,認為集權統治破壞了正常人之間正常交流的可能性,限制了人們之間表達自己感情的權力並無視人類最基本的尊嚴。赫塔‧米勒女士表示,所有的集權國家都有這樣相似的特點,但今天的中國與當時的羅馬尼亞也存在著很大的區別,今天的中國雖然仍處於集權統治之下,但卻創造了經濟上的繁榮。最後,艾未未表示,科技的飛速發展是打破集權統治的一個重要手段。如網路的出現已經在中國造成了一些改變。雖然在中國網路仍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但艾未未將它看成是在一間漆黑的屋子裡的一扇窗戶。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已經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對於兩位嘉賓的對話,觀眾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我真希望,那些政客們能坐在我們中間,聽聽他說的,他們應該坐在這,聽聽這個人所展示的。"

在活動結束後,赫塔‧米勒女士也表示很高興能參加這樣的討論。並對那些受到國家追捕的中國作家表示理解,希望能夠通過公眾的力量,迫使政府停止對他們的迫害,"通過我自己的經歷,某種程度上,我能夠想像到他們的遭遇。當一個人受到國家力量的迫害的時候,他沒有一天能夠不去想那些事情。我瞭解,這會使人崩潰但又不得不無休止的忍受下去,對此,我感到很抱歉。最糟的是政治上的軟弱,人們沒法從外部改變這些。但可以嘗試通過公眾的力量強迫中國政府停止對他們的迫害,這在很多時候是可行的。"

艾未未認為赫塔‧米勒女士對於現實的認識,對集權政治的體驗和表達十分特殊。他們有很多共同的經驗,在很多問題上的看法也比較相似。對於這次文化交流活動,他表示:"非常滿意這個活動,很多話題都引申開來,我對赫塔‧米勒女士有一個更新的認識,同時,也對我們的處境和現狀有一個更多的思考。"

最後,他還談到了對於四川作家廖亦武受中國官方阻撓未能前來參加這次德國文學會展的的一些看法:"當然,我並不熟悉他這個事件,我只知道他被禁止出境。那麼我覺得任何一個國家限制他人的思想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這種做法也是不能夠成功的。它只能更加強化了這個人的思想,使他的聲音有更多的人願意聽到。這在今天這個社會裡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Ausstellung "So Sorry" von Ai Weiwei in München Flash-Format
艾未未和他的作品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作者:張帆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