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訪德國文學界恆星朗格

Jochen Kuerten2008年2月16日

哈特穆特•朗格是德國文學界的一顆恆星,他定期出版中篇小說集數十年如一日。朗格是文學界公認的中篇小說大師,他以簡潔、精闢的筆觸和淺顯易懂的語言,探討生活的本質。他與德國具有商業氣息的文學圈保持距離,極少出現在圖書交易展覽會場,也盡可能地避免朗誦會活動。一年裡,他有半年生活在柏林,其它時間在鄉間度過。朗格最新一部名為「心理醫生」的中篇小說集最近剛剛上市,德國之聲記者在柏林採訪了他。

https://p.dw.com/p/D8Xp
柏林附近的一個湖

老房子沒有電梯,我氣喘籲籲地一口氣爬上七樓以後,朗格先生已打開住房大門。文化圈裡以性格孤僻著稱的朗格,大高個子,雖已70高齡,但仍顯得動作靈敏,是位非常和氣的老先生,能馬上像熟朋友一樣地打開話匣子。我首先請他念了他剛出版的新書「心理醫生」中的一小段:

「我叫沃爾夫岡‧海因斯貝格,為「庭園建築藝術」雜誌寫稿,倒不是我對園藝特別感興趣。我承認,在上了四學期哲學課程後,我中斷了學習,對前途感到茫然。也許是因為寫稿需要一些耐性和恆心。或許我也可以學習法律專業,但不是現在,晚點兒再說吧。現在我掙的錢綽綽有餘,可以這麼說吧,僱主還挺信得過我,我可以寫我想寫的東西,而我最感興趣的題材,是充滿藝術感的荒蕪花園。」

這就是典型的朗格風格:簡潔的語句,清晰的語言,和呈現在讀者面前的一位不怎麼走運的文學人物。朗格的散文作品是中篇小說最典型的詮釋:「別人老問我為什麼要寫中篇小說?其實我並不是刻意要寫中篇,但我的寫作風格就是中篇。就好比你如果是一名戲劇家,即使寫散文,也會寫出那種很快產生爆炸力,引領小說走向高潮的戲劇張力。我寫的戲劇腳本都是歷史哲學劇,跟寫中篇小說的經驗完全不同,從沒遇到過寫中篇小說所經歷的那種陌生境界。」

朗格新書-「心理醫生」中所描述的那種陌生境界是「死亡」,從而成了書中主人公海因斯貝格無法迴避的題目:貫穿小說的主軸,就是盤踞在海因斯貝格意識中,揮之不去的「無常」。疾病、不幸的遭遇、親人或朋友的喪失等等,都是朗格藉以表現「死亡」這個主題的方式。朗格說:「當一個人像我這樣,已活到70歲的時候,也許會這麼想,我還能再活個10年吧?!而當身體日益孱弱之後,一方面怕變成別人的累贅,另一方面又不願就這麼坐以待斃。這時難免就會自問,該怎麼辦呢?自我了斷嗎?而有些使人容易生出「尋短見」念頭的景觀,就存在於我們周遭的環境,比如書中描述的那個柏林的湖泊........」

小說主人公海因斯貝格無意中闖入了這樣一個陰森的湖泊區:在離柏林很近的一個隱僻而荒蕪的公園附近,他發現了一個以「臨終陪伴」為主訴的心理醫生診所。當然,朗格的整篇小說始終是以隱喻、暗示和揣測的方式描述著這一主題。

1982年,朗格在經過一番身心的煎熬和折磨後,發表了第一部小說「自焚」。這位出生在東柏林的作家,於60年代離開東德。之後,那個曾給予他安全感的前東德國家意識形態,一天天地在他心中瓦解、破滅。他曾深信不疑的馬克思和黑格爾哲學觀,由西方世界的尼采、叔本華及海德格爾所取代。年輕時期的朗格是一名純粹的理性主義者,是黑格爾的信徒,認為因「存在」才得以「認知」。40歲以後,他開始感受到生命的有限,於是深思「病、老和死亡」的問題,從而認識到,人終究要回歸自然,進而致力探尋超克生死的問題。朗格自稱是一名積極的虛無主義者,其真諦就是要為「無謂的生命」注入「生」的意義。

朗格主要是通過文學著作來反思其對生命的認知,將自己對生命的探討昇華為藝術創作。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