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一個奇跡

Kudascheff Alexander Kommentarbild App
Alexander Kudascheff
2015年5月11日

在經歷了猶太人大屠殺後,德國與以色列之間還能建立起「正常」關係,這幾乎是令人無法想像的事情。但德國之聲主編Alexander Kudascheff認為,這是不尋常中的正常化。

https://p.dw.com/p/1FOM5
Israel-Deutschland Symbolfoto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50年前,以色列和聯邦德國(西德)建立外交關係。而當時,二戰結束、盟軍擊敗希特勒和"第三帝國",還有600萬歐洲猶太人被屠殺,這一切都才過去了不到20年。那是一場在集中營裡展開的工業化大屠殺-運送、挑選、毒氣殺害、打死。一場可怕的文明浩劫。

儘管上世紀50年代初,聯邦德國就與以色列簽署"賠償協議"。但人們還是很難想像,在發生了如此駭人聽聞罪行的十年之後,德國和猶太人、德國人和以色列人就應該和願意嘗試建立和維護外交關係。以色列爆發了反對建交的大規模示威活動。從人類情感和政治角度而言,這完全可以理解,太可以理解了。

接近和信任

從50年後的現在來看,不得不說德以建交是一個政治奇跡。50年後,德國與以色列彼此親密,非常親密。成千上萬的以色列年輕人來到德國,訪問柏林,來此渡假或者定居。20萬以色列人有第二本護照-德國護照。當年犯下屠殺罪行的德國則成為了繼美國之後以色列人最為重視的國家。上世紀60-70年代,許多德國人曾到以色列集體農莊裡義務勞動,而如今的德國人則作為遊客前往以色列宗教聖地。更為重要的是:柏林和特拉維夫政府彼此信任,密切合作。

德國是以色列最能信賴的歐洲國家。即便對於以色列的佔領政策不無爭議;即便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選戰中聲稱反對巴勒斯坦建國,令德以關係出現摩擦:正如梅克爾總理2008年在以色列議會所言,保護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國最高國家利益之一,而梅克爾的這一說法在德國國內也沒有引起太大的爭議。德國經常是歐盟裡唯一仍然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對於以色列這樣一個自認被敵人包圍的國家而言,這是頗為苦澀的。同樣不尋常的是:對於屠殺猶太人負有罪責的德國現在卻成為以色列最親密的盟友。50年前,沒有人會料到這一點。

Kudascheff Alexander Kommentarbild App
德國之聲主編Alexander Kudascheff

不尋常中的尋常之處

兩國關係之正常,其程度令人難以相信。但這只是不尋常中的一種正常化。歷史創傷依然讓兩國背負重擔。兩國之間不管是發展關係、身份認同還是彼此認知,都仍與"第三帝國"殺害大部分歐洲猶太人的歷史息息相關。這也決定了兩國民眾的心理。而在社會和政治層面的日常生活中,又出現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場景:以色列人對德國人的尊重,遠超過他們從德國人那裡所得到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東衝突。許多德國人令人驚訝地同情巴勒斯坦人,將後者視為以色列的受害者。這時,兩國關係就很快變得非常棘手。

不管怎樣,當定居法國的猶太人因為不再感到安全而紛紛離開時,德國並沒有出現大批猶太人移民以色列的浪潮,反倒是有更多的猶太人移民來到德國。猶太人社群在過去20年裡人口增加一倍。這是第二個奇跡。猶太人希望再次來到德國生活。可惜的是,他們的幼兒園和教堂必須由警察看守,猶太人墓地也一再受到破壞。這也是德國現實情況中的一部分,也許在全歐洲都是如此。這是幽魂不散的反猶主義的醜惡嘴臉。但是,在數百萬猶太人被謀殺的70年後,德國與以色列之間、德國人與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好的出奇。對此,人們應該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