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烏克蘭人爭取尊嚴的革命

Bernd Johann2014年11月21日

烏克蘭人戰勝了一個專制政權。他們選擇了民主,希望建立法治國家。但是本台評論員貝恩德‧約翰(Bernd Johann)認為,烏克蘭人所取得的突破可能會被本國的寡頭和莫斯科摧毀。

https://p.dw.com/p/1DrB2
Georgien: Zehntausende beteiligen sich an Protesten gegen Russland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1989年是歐洲發生變革之年。在德國,柏林牆倒塌。而其它國家,從塔林到華沙以及從布加勒斯特到索非亞,勇敢的公民擺脫了蘇聯的桎梏。但是25年過後,在歐洲仍有人在為爭取自由和民主而鬥爭。一年前,烏克蘭親歐派舉行示威反對本國政府的專制和腐敗統治。他們的目標是:讓烏克蘭成為一個擁有民主和法治的新國家。許多示威者將歐盟各國視為楷模。

數十萬公民不顧冬季寒冷的氣候和警方的暴力威脅,堅持在基輔的獨立廣場和烏克蘭其它城市連續數月舉行示威,最終,轉折出現了。當權者投降,並逃往俄羅斯。對烏克蘭前政權給予支持的莫斯科直至今天一直譴責烏克蘭的變革為國家政變。

自此以來,克里姆林宮看到其在烏克蘭的影響力日漸減少,認為烏克蘭的局勢發展對其權力構成威脅。但是烏克蘭人認為這是一場維護自己尊嚴的革命,因為他們不希望再在一個專制制度下忍辱負重。但是,他們還遠遠沒有打贏這場戰爭

Deutsche Welle REGIONEN Osteuropa Ukrainisch Bernd Johann
德國之聲記者貝恩德‧約翰(Bernd Johann)圖片來源: DW/P. Henriksen

反對暴力政權的群眾運動

前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Janukowitsch)是引發抗議活動的導火索。在俄羅斯的施壓下,他在2013年11月21日突然宣佈停止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議。而在此之前,烏克蘭政府已經同歐盟就此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深感失望的民眾在社交網站上發帖"我們舉行反政府示威(Maidan),誰來參加? "

這一呼籲在烏克蘭很快發展成為一個包括有各社會階層人士參加的群眾運動。政府越是進行暴力鎮壓,抗議運動的規模就越大。民族主義和極端主義團體也參與了抗議。但是,在之後的總統和議會選舉中,民主和改革派勢力以壓倒性多數獲勝。烏克蘭人拒絕了激進主義 以及反俄激進主義。而且這一切發生在俄羅斯強加給他們的一場荷槍實彈的戰爭和宣傳戰期間。

政治寡頭繼續耀武揚威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烏克蘭人開始利用其自決權。但"尊嚴革命"尚未結束。烏克蘭在炮聲中迎來議會大選民主選舉使權力變更具有了民主合法性。但是社會中堅階層的要求並沒有得到滿足。多年來控制著國家的政治寡頭和富有的企業主實際上仍然是烏克蘭的一股強大力量。此外,他們重新進入新議會,甚至來自亞努科維奇時代的引起爭議的政治家也繼續積極活躍於政壇。就在幾個月前,他們還打算通過頒布嚴厲的法律扼殺民主運動。

Janukowitsch PK 11.03.2014 Rostow
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推翻後逃往俄羅斯圖片來源: Reuters

儘管如此,希望仍沒有破滅。人們尤其對來自親歐派陣營的代表給予期待。他們中有很多人成功進入議會,為政界帶來一股春風。現在,他們必須和舊勢力一起,啟動備受期待的改革進程。

爭取尊嚴的鬥爭尚未打贏

這關係到司法獨立,關係到對迄今如此強大的民兵組織的民主監督以及清除腐敗。而且也必須阻止政要們像過去那樣無恥地斂財私飽中囊。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親歐反對派的核心訴求。只有這樣,烏克蘭人才會真正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並慶祝他們的"尊嚴革命 "的成功。

但是對烏克蘭的最大威脅繼續來自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想方設法阻止出現一個自由的烏克蘭。對克裡米亞的吞併和頓巴斯戰爭給該國造成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不穩定。烏克蘭人譴責俄羅斯對其國家採取的行動是侵略行為言之有理。在蘇聯對東歐的壓迫結束25年後,歐洲又有一個國家的人民再次為其自決權而奮斗。這不僅關係到受影響地區的利益,而且也關係到人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