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縱有四年川普 不忘文明與尊嚴

2020年6月9日

此間,越來越多的德國人無法理解美國;某些人甚至對之厭惡。其實,若能細加審視,或有助益。因為恰恰是現在,人們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德國之聲駐華盛頓首席記者Ines Pohl有以下6點思考。

https://p.dw.com/p/3dWYq
USA Proteste gegen Donald Trump in Los Angeles
美國將於11月舉行總統大選圖片來源: Reuters/D. McNew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當時,4年前,眼看川普在共和黨陣營下屆總統候選人資格競爭中節節取勝,很多人——美國國內外皆然——都曾這麼想:即便他果真當選,那個位子本身就會約束他。接下來,在以後的選戰進程中,很多人還是原諒了他的眾多謾罵、對女性競爭對手充滿仇恨的攻擊、對記者們的威脅、對殘障人的出言不遜。人們當時這麼想:那些都不過是選戰用語,情況會改變的,「職務塑人」(The office shapes the man)嘛。然而,這些年,整個世界都不無苦澀地認識到,民粹主義者依舊是民粹主義者——無論他們身處哪個辦公室。商人及政客不會因為做了就任宣誓,就告別了他們蔑視他人的態度。

 二,政界人士如何談論其政治對手和批評者,這絕非無關緊要。我們正在看到,川普四年來散佈在這個國家的言辭毒劑是如何在以長期作用的方式,從內部侵蝕社會。此位總統不斷的言語攻擊,仇恨、憤懣和蔑視主導了眾多美國人的情緒。語言是武器,不是什麼區區小事。對它怎麼嚴格謹慎都不為過,即使有可能因此被斥為偏激或無趣。
 
暴行源於頭腦
 
三,種族主義能殺人。而致命的暴力行為總是從頭腦中開始的。在與日常生活中的排斥和種族主義的鬥爭中,我們不能稍有懈怠。在德國,直到今天,重要機構中也仍有不少褐色(即納粹主義)污點;仇外笑話司空見慣;少數族群被當成替罪羊。誠然,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特殊歷史,面對相應的挑戰。但是,沒有哪個社會全無種族主義問題。我們都應一再細審我們的思維和行動。
 
四,4年前,我親身經歷了川普如何征伐既有機構,見識了他如何將種族主義、對女性的蔑視、對爭取盡可能大的機會均等的有效民主制所作努力的憤怒包裝成對「上層的戰爭」——即對精英們的戰爭。這一形式的民粹主義終將構成對民主制基礎的攻擊,對此,所有政界人士都應警惕。
 
五, 美國也正走在自我毀滅的道路上,因為,在那裡,公民們相互傾聽對方意見的空間已不存在。在社群網站壁壘森严的世界觀構成的現實情境中,已不存在共同性。傳統媒體也已幾乎不再能說服處於各自政治視角圈外的人們。這種憤怒的排斥性不僅為國內的極端陰謀論者,而且也給那些懷有確鑿、陰暗政治目的境外勢力打開了方便之門。
 
我有些麻木了

Ines Pohl Kommentarbild App
本文作者從今年7月1日起擔任德國之聲駐華盛頓記者站負責人圖片來源: DW/P. Böll

六,我不知道,您感受如何?不過,我有時會突然驚覺:若談及這位現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自己已有些木然。數年前尚無法想像的東西,如今已被視為新現實,——對他國元首表不敬、威脅、謾罵。前第一夫人米切爾‧歐巴馬(Michelle Obama)的那個成為金句的回答實為一種尋取另類標準的嘗試:「他們走低,我們向上。」(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對美國而言,這也可以是一種警示。尊重他人不只是一個標籤。它也是真正民主的意見生成的基礎。由此,我並不是說,人們不該因不同意見而爭論。在政治和公共傳媒空間,也是這樣。不過,即使是在節奏飛快的推特上,人們也應秉持一種尊重的語調。這些天、這些星期裡,我們看到了,如果一個國家對其機構、然後,最終對自己失去尊重,會淪入何種境地。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