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谷愛凌冬奧大熱 引發美國華人激辯

劉文 特約記者
2022年2月18日

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人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加入中國隊,並在北京冬奧會上獲得兩金一銀,成為賽場內外焦點人物。在美國,很多華人把谷愛凌視為是達到常人難以企及高度的「天降紫微星「,但也有人認為她是中國國家宣傳機器的產物。

https://p.dw.com/p/47Dhh
谷愛凌在獲得2022冬奧會自由式滑雪U型場金牌後展示中國國旗
谷愛凌在獲得2022冬奧會自由式滑雪U型場金牌後展示中國國旗圖片來源: Yomiuri Shimbun/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政府要把她塑造成下一個劉翔,讓她像一名外交部發言人,是更年輕,更美麗,在女性群體中更有影響力的發言人,」華人攝影師,極限運動資深愛好者Vahn Wan說。他知道中國央視紀錄片製作部門從10歲開始就跟拍谷愛凌,當時中國還未成功申辦冬奧會,谷愛凌的滑雪天賦還未完全展現,但這個女孩已經享受到了頂級的媒體資源。在美東一所大學教授文學的張大衛(應被訪者要求,此處使用化名)亦如此認為,他在網上看到谷愛凌於2019年和習近平的合影,在合影中,谷愛凌站在一群運動員的中間,他認為這是「精心設計」的。

無論設計與否,谷愛凌在奧運賽場上奪得二金一銀的出色表現都沒有辜負,甚至遠超出人們對她的期望。她奪得第一枚金牌那天,幾乎所有華人微信群裡都在討論她,人們拍下她在電視銀幕裡激動慶祝的樣子,發朋友圈稱讚她是好樣的。但是,關於谷愛凌的討論並沒有在她做出「前無古人」的動作這一刻停止,她輕鬆地說希望普及體育運動而不想談論政治,但對於許許多多的北美華人來說,身份認同、種族歧視、中美兩國越發緊張的政治關係,這些都是無法輕鬆帶過的沉重話題。

華人心情複雜

張大衛成了幾位華裔運動員的「忠實擁躉」。他表示:「我為華裔選手驕傲吶喊助威,體育運動可以突破華裔的刻板形象,讓華裔更有話語權進入主流社會。」已經移民到美國許多年的他認為大多數美國主流媒體把華裔甚至亞裔塑造成了專門從事STEM(理工)學科的書呆子。但談到谷愛凌這名個體的時候,張大衛認為她給美國華裔帶來的影響非常複雜。

他說:「如果中美目前還是合作夥伴,就不會出現這個國家身份問題,比如很多美國選手代表以色列參加國際比賽。但目前中國的政治形態與西方背道而馳,並且和西方對著干,讓西方認為中國代表一種邪惡勢力,所以谷愛凌加入中國,會受到主流媒體的批評。」他讀到了媒體指責谷愛凌「叛國」的新聞,擔心谷愛凌在美國生活、訓練卻代表中國隊參賽這樣的行為,會讓美國人質疑在美國的華裔是能夠融入美國主流社會,還是會在將來為中國做貢獻。

谷愛凌在比賽中
谷愛凌在冬奧會比賽中圖片來源: Ben Stansall/AFP/Getty Images

而公眾號「被遺忘的王國「的作者子皮持有不同的觀點,她反對美國保守派媒體福克斯新聞(Fox New)的主持人Tucker Carlson和Will Cain指責谷愛凌為了錢背叛美國。她發表文章寫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世界上有無數優秀人才離開自己出生的國家移民美國,為美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輪到個別在美國出生的優秀人才移民他國時,一大波號稱尊重自由的人,卻突然對別人的選擇惡語相向。這是怎樣的小肚雞腸和雙標!」

子皮還提到美國體育沒有舉國體制,美國的運動員是父母出錢或私家贊助,所以「叛國」這裡面的「國」這個字就不成立。她進而引申到:美國強調個人奮斗、個人主義,卻罵一個年輕女孩子,那美國的個人主義,「最終還是白人的專利」。

延伸閱讀——長平觀察:不談政治,谷愛凌在中國還是超級偶像嗎?

另一個微信公眾號的作者moreless只能部分認同子皮的觀點,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我對谷愛凌,朱易,Jeremy Smith(中國男子冰球隊成員)代表哪國參賽沒有什麼意見,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也是他們的自由,但是谷選擇作為大國博弈背後的棋子,非常討巧地想要不觸碰政治地把錢賺了,這種本身比較討巧的做法,難度技巧非常高。因為奧運會本身就是政治。」

體育與政治

子皮認為谷愛凌有權不參與到政治的討論中去,因為她是個運動員,不是掌握公權力或者控制經濟命脈的大財閥,需要社會監督。華裔喜歡或者不喜歡谷愛凌都可以,這一切不需要被賦予更多政治意義。但Vahn則認為谷愛凌參與到央視等中國官方媒體的所謂「冬奧造神計劃」中去的時候,她已經參與了政治。他表示:「奧運是和平年代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戰爭,升國旗奏國歌都是非常政治的行為。」同樣參與極限運動的他很愛看X Game, 認為這才是非政治純體育的比賽。Moreless的觀點是:「中國總是把奧運拿金牌跟國家強大聯繫起來,所以在中國,奧運本身就是政治。谷愛凌本身就是祖國強大了,美國人都來歸化中國人的敘事的代言人。她本人就是個政治符號。如果沒有這套強國邏輯,谷愛凌也接不到這麼多代言,也不會花這麼大力氣宣傳她。」他的立場和子皮所認為的「體育是和平競爭不是打仗。比賽結束後場上對手握手言歡,祝賀勝利者,鼓勵失敗者」的觀點截然相反,再次證明了華人群體在如何看待谷愛凌這個個體上,有著各種各樣複雜且難以調和的情感。

谷愛凌滑雪大跳台奪金

美國人?中國人?

或許針對移民身份認同和政治立場的討論本就應當是複雜的——住在田納西的Nancy說自己感到很困惑。谷愛凌毫不猶豫地說出「當我在美國的時候是美國人,在中國的時候是中國人」,但Nancy卻覺得「我困惑的點在於在美國覺得不夠美國,在中國覺得不夠中國「。Moreless也有同感:」 作為美籍華人,誰不想在中國時是中國人,在美國時是美國人?然而,是不是誰都能做到在中國的時候就是中國人,在美國的時候就是美國人呢?疫情期間,從國外回中國的海外華人,還要被人噴「祖國建設你不在,千里投毒跑得快」。在海外,因為疫情的傳播,要被右翼稱之為Chinese virus,說中國的留學生都是間諜。所以事實上是,在美國的時候是中國人,在中國的時候是美國人。」

延伸閱讀——德語媒體:谷愛凌熱與"不宜拔高"

「她是特權階級」,張大衛表示,並認為谷愛凌所說並不具有代表性。許多華人在討論谷愛凌的時候都離不開她的國籍問題,雖然子皮覺得這不必深究,因為「美國違反移民法的人多了去了:美國有大約1200萬非法移民」,但對許多華人來說,他們自己在中國和美國都難以融入,更是因為疫情而不得不選擇要麼放棄在美國建立的一切回中國發展,要麼留在美國,和在中國的親人見不到面,他們從谷愛凌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也很難與她共情。

「我不會因為他們(即華裔)的成功而為華裔感到驕傲,」Nancy 說。她覺得谷愛凌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運動員,但是她有意見的是谷愛凌有可能沒有放棄美國國籍,這樣就違法了中國國籍法,而中國又不追究。「都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顯然不是,而她作為受過公民教育的美國人應該是知道的,所以不好。」

除了谷愛凌的當下,還有不少華人還頗為關心這位耀眼新星的未來。Moreless表示:「谷愛凌得以成功,在於她的美國身份。大國崛起的敘事需要用這種棄美投中的例子來背書。她也在利用這種制度差來為自己謀好處。但是一旦國內普通民眾,廣告商發現她有雙重身份,並沒有放棄美籍時,以前的吹噓都會落空,也許有些打了愛國雞血的人會感覺被騙,轉而變成憤怒。」張大衛則覺得她身後的團隊會趁她現在最紅的時候盡量利用她的剩餘價值,賺夠一筆。而之後,她會回到斯坦福讀書。

延伸閱讀——谷愛凌的商業價值

Vahn則肯定地認為,谷愛凌無論怎麼生活都會活得很好的,因為「她在愛中長大」,「被媽媽和姥姥保護得很好」。雖然Vahn不喜歡谷愛凌背後團隊帶有政治意味的策劃,但是他說自己對她不討厭,對她的評價沒有任何負面的地方,也欣賞她的毅力。

常常一次次在雪場上俯沖直下的他對拿了多塊獎牌的谷愛凌發自內心地表達欣賞和尊重:「我覺得專心搞體育的人都是很純真的」。他覺得現在的谷愛凌很自由,她在中文和英文社交平台上和人互動,關注社會議題也敢於發聲,彷彿她的世界裡那些負面的言論都被過濾掉了。他唯一的擔心就是,未來的谷愛凌會不會依然這麼自由自在。

一位研究中美關係多年的跨國公司高管原本想要評論谷愛凌所說的一些和政治有關的言論,但是,他說自己看了幾次她比賽的影片之後,心裡就柔軟了。他想表達對她的尊敬。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