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銀行風險金?加拿大說不

2010年6月24日

本周末20國集團多倫多峰會的主要議題是怎樣對金融界進行改革。加拿大堪稱是銀行界的榜樣,因為它的政府沒有花費巨資拯救該國銀行。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加拿大堅決反對引入銀行風險金。

https://p.dw.com/p/O1Xb
圖片來源: www.BilderBox.com

加拿大銀行穩定

加拿大人對他們國家的銀行不僅非常自豪,而且也非常信賴。這不是沒有原因。世界經濟論壇最新一期雜誌排名可靠性時,將加拿大的銀行列在世界首位。安托尼(Nancy Hughes Anthony)是加拿大銀行協會主席。她認為,有三個原因讓加拿大銀行抵禦了世界金融危機的襲擊: "一是穩固的資本基礎,二是管理和監督很完善,三是對風險的控制到位。"

安托尼解釋說,位於巴塞爾的國際支付平衡銀行規定了金融機構的自有資本數額,而加拿大的銀行都超標三倍。像美國那樣的房地產泡沫不可能出現在加拿大。沒有首付就發放貸款、並且是發放給缺乏支付能力的客戶,或者貸款的初期利息很低,之後又上升到天文數字,這類做法以前在加拿大就無法想像,現在就更難想像。她說, "我們大家都必須還貸。壞賬的比例很小,低於1%。"

她認為,加拿大銀行家對自己職業的認知似乎也不同於世界其他地方。 "也許我們的銀行家從本質上就很謹慎,他們要保證股東能夠得到紅利,客戶拿到像樣的產品。從這一點上,他們從來沒有偏離過。"

風險轉移

沙皮羅(Robert Shapiro)是歐巴馬總統的非正式經濟顧問。他認為,加拿大人害怕風險。他們寧願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 "他們不願意為風險投資,也就是,他們在好日子裡獲利不多,在壞日子裡也不會有很大損失。"

在加拿大,銀行並不享有很多自由。說這番話的是布魯金斯研究所的經濟專家博斯沃爾特(Barry Bosworth): "加拿大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顯示,只有一個監管機構的優勢。美國有著多個監管機構,而銀行則挑選其中對自己最有利的。"

當然,加拿大的金融監管機構不像美國的要管理上千家銀行。加拿大的銀行要少得多。因此,博斯沃爾特說,照搬加拿大的經驗是不可行的,它也不符合美國人的秉性。此外,加拿大也沒有像華爾街那樣複雜的金融市場。博斯沃爾特說得簡明極了: "加拿大人將風險業務全都轉移到了美國。 "這樣,他們可以在國內實施更為嚴格的措施: "所以他們不必擔憂,因為讓一些金融機構以及一些特殊的金融生意在國外做就是了。"

為何要替他人買單?

當然,加拿大人不願意替別人的錯誤買單。因此,他們認為,銀行稅不公正並拒絕引入,而且用銀行風險金來防範下一次危機的爆發,也是不可能的。安托尼說: "銀行風險金是一潛在的危險。它只是贏得了一筆巨款,但卻不能促使銀行家更好地應付風險。"加拿大人更希望銀行擁有更雄厚的自有資本,在危機出現的時候,可以用它擺脫危機。

作者:Christina Bergmann/編譯:李魚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