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娛樂至死」也不行?

長平2016年3月4日

中國出台電視劇製作新規。時評人長平認為,專制政權害怕人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https://p.dw.com/p/1I7Ly
Screenshot YouTube Trailer The Empress of China
中國廣電總局曾下令剪截電視劇《武媚娘傳奇》的露胸鏡頭圖片來源: YouTube/Ling Wang Tian

(德國之聲中文網)舉凡古今中外,你能想到的所有經典名著,恐怕都不符合中國出台的電視劇新規。習近平在演講中開列的書單就不能過關: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講的都是婚外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同情殺人犯,雨果的《悲慘世界》誇大社會陰暗面而且讚美小偷,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壞青少年……中國的就更不用說了,《西遊記》、《聊齋》專寫妖魔鬼怪,《紅樓夢》裡有早戀與同性戀,《三國演義》、《水滸》充滿暴力。

在這個名為《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的規定中,詳細列出了不能在電視劇中出現的具體內容,其中包括同性戀、婚外情、未成年人早戀,"宣揚靈魂附體、輪回轉世、巫術作法等封建迷信思想"、"暴露偵查手段、偵破細節,可誘導罪犯掌握反偵查手段"、"表現離奇、怪誕的犯罪案件"等內容。該通則規定,電視劇製作機構應積極製作通則中倡導的內容,不得製作通則中禁止的內容。

由此可以看出,宣稱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共政權,並不在乎什麼民族文化和經典名著。他們在自己製作的淺薄的文藝作品前加上"紅色"二字,稱之為"紅色經典",似乎這樣就可以和古今中外名著比肩而立。即便是這些"紅色經典",也不符合這個電視劇新規,比如"通則"第三條規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作為表現的主題,反映人民心聲、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圖片來源: imago/epd

沒錯,這份文件不僅有媒體關注的具體內容,而且也和同類文件一樣,還有很多定性模糊的大話套話。這些話語的解釋權都在官方,只要官方不喜歡的作品,都可以被認定違規,比如"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專制統治的作品,無論其中多少謊言,多麼荒誕,多麼粗製濫造,比如"手撕鬼子"(劇情)、"我爺爺九歲就被鬼子殺了"(台詞)、"同志們,八年抗戰開始了"(台詞)的 "抗日神劇",都是"反映人民心聲"的好作品。

"軟性規章"更加可怕

受到輿論關注及網友批評之後,中國媒體有評論稱,這份以中廣聯合會電視劇製作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名義發布的文件,只是一個行業自律的軟性規章,而非以法律形式出現的硬性約束。這種辯解並不具有說服力,甚至不會被權力部門認可。在中國,軟性規章比如"領導講話",從來都比法律硬性規定更具約束力。"軟性"是專制權力的一個特色,往往越"軟性"越可怕,因此比"聆聽領導講話"更重要的是"領悟領導講話精神",比領悟精神更重要的是揣摩領導心情。

就這一"軟性規章"而言,不僅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在最新談話中已作為正式規定強調,而且事實上已經有若干部"不符合規定"的電視劇被禁播或者收回發行。

為什麼要管制娛樂生活?

專制者為什麼要管制人們的娛樂生活,甚至干預想像力和心理需求?有很多人認為,我們不談政治,只看美劇,你搞你的腐敗,我看我的A片,不是兩全其美嗎?讓人民"娛樂至死",難道不是中共推行消費主義的政治目的嗎?的確如此。但是,專制者從來都希望人民在單調無聊的娛樂中"死去"。也只有那樣的娛樂,才會導致"死亡"。更多的娛樂需要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需要更多的人性探索和思想理論,這些對於專制統治來說,都是危險的東西。

又有人認為,不看那些電視劇,大家都把心思用到學習和工作上,有什麼不好呢?長期以來, "純娛樂"、"純文學"、"純學術"以及"專心致志搞科研"等都成為人們迴避政治的藉口。事實上如果不想停留在淺薄無聊的層面,任何行業的深入發展,都會很快觸及到政治天花板。

不僅如此,一個人、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的想像力、創造力與政治關懷,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不敢談論政治只好埋頭科研,與可以談論政治但對科學更感興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況。這就是為什麼,愛因斯坦不僅發明了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而且還反對德國納粹軍國主義,參與發起國際救援組織。而中國那麼多專業人士不問政治"默默奉獻",卻只能是一個"山寨大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