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閒話德國:您與你

張丹紅2015年8月7日

在中國北方,孩子對父母仍然稱「您」。這對德國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您」和「你」,不過是一個「心」的區別,卻影響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https://p.dw.com/p/1GBcw
Glückliche Menschen Glück Familie Symbolbild
圖片來源: drubig-photo - Fotolia

(德國之聲中文網)前不久在北京休假期間,我犯了一個嚴重錯誤 - 竟然對老媽說我不同意她周末的一項安排。而且我還執迷不悟,對老媽的憤怒大惑不解。爸爸把我拉到一邊:"你大概是在德國生活太久了。不過即使在那邊,你能這樣和你的領導講話嗎?"我想了想說:"只要心平氣和,領導會接受不同意見的。"是我的態度不夠誠懇?結果,我賠了一百個不是,才讓媽媽情緒恢復正常。

在中國,父母是子女的最高領導。當他們年老力衰的時候,陪伴照顧他們是每個中國人的神聖職責。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為父母復仇是高於一切的。想當初,假如吳三桂不為報殺父之仇放清軍入關追繳李自成,中國近四百年的歷史是否要重寫呢?

今天,中國人以和平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戴,以"您"相稱表示尊敬。儘管我自幼享受了較為自由的教育,但總感覺"您"使兩代人之間有距離感,是平等的夥伴關係的障礙。

Eltern Streit Kind Familienstreit
夥伴關係的缺點:缺乏尊重和權威圖片來源: Fotolia

"你"與夥伴關係

而聯結我與兩個女兒的正是這樣一種夥伴關係。其基礎之一是親切的"你"。我們一起討論家事,策劃旅行,嬉鬧玩笑。當大女兒進入青春期時,我開始也像其他中國父母一樣對她下了一系列禁令。她一再問為什麼,認為只有理解了的才能執行。我這才發現禁令很少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作後盾,否則就用不著採用這樣生硬的方式了。於是我取消了禁令,只向孩子們闡明自己的意見,剩下的就是讓她們自己去積累經驗,哪怕是栽跟頭、走彎路。奇怪的是,我不把意見強加給她們之後,孩子們反倒更聽得進媽媽的話了。

如此夥伴關係的不足之處在於缺乏尊重和權威。如果女兒們認為我的提醒或建議多餘,她們會毫不客氣地說:"你就別操那份兒心了。"她們特別煩躁的時候,我也不得不忍受更生硬的措辭。

對父母稱"您"會強迫你在特別不耐煩的情況下控制住情緒,不隨口冒出傷害長輩的話語。德國人也不是自古對父母以"你"相稱。一百多年前的德國人家裡,兩代人之間的對話可能是這樣的:媽媽對兒子:"克勞斯,請去買全家的麵包。"兒子對媽媽:"好的,媽媽大人。"父母對子女雖然直呼其名,但冠以第三人稱。在如此彬彬有禮的框架下,我們能想像母子之間會展開激烈的辯論嗎?

今天的中國,年輕一代對父輩也不再是絕對的服從,但公開的頂嘴仍然是沒有教養的表現。父母的禁令可以繞著走,但一般不會被公開質疑。此外,在中國人的眼裡,年邁往往是經驗和智慧的體現,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父母是最為你著想的。這樣的觀念促使父母認為有權利和義務為子女出謀劃策,哪怕孩子自己也早已成為智慧的化身。

Chinesische Familie in Peking
中西方社會中,家長與子女的關係相當不同圖片來源: 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顧問還是經紀人?

在德國,孩子18歲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年。在學校,他們可以給自己開病假條;在家裡,父母嚴格說來已沒有權利干預他們的生活。理想的情況下,子女接受你作顧問,但不會讓你作他們的經理。你如果不識相,便可能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

這樣看來,我不只夾在兩代人之間,而且面對兩種不同的文化。一方面,我因遠離父母而自責,回中國休假的時候表現出格外的孝順;另一方面,我對女兒們小心翼翼,不擺家長的架子,因為她們對我的尊敬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基於我的一言一行。就像對父母的"您"已經溶化在血液裡一樣,和女兒們的"你"我也說什麼都不願放棄。

作者簡介:張丹紅出生於北京,在德國生活二十多年。她把對德國社會的觀察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