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陸克文:與中國相處的"第三條道路"

2011年5月4日

澳洲外长陸克文本周在華盛頓著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應該讓中國更多參與國際組織,因為世界經濟的未來取決於中國的發展走向。

https://p.dw.com/p/118e8
澳洲外长陸克文被視為中國通圖片來源: AP

與中國領導人討論"和諧世界"?

曾任澳洲总理、中文流利的陸克文表示,象20國集團、東亞峰會這樣的國際組織和論壇可以將實力日漸增強的中國納入可控的軌道。他說:"地區和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將取決於未來40年內世界的東方能否保持戰略穩定,就像我們在過去40年歷看到的那樣。"不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陸克文提到了國際上對中國的擔心,例如在人權方面的專斷和環境污染等,但同時指出,中國領導人的思維方式和個人利益也值得關注。陸克文認為美國及其盟友應該尋求與中國在其自身"哲學傳統"下的對話,例如借用北京領導人經常提到的"建立和諧世界"的概念。

第三條道路

陸克文指出,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後應運而生的20國集團裡,中國扮演了一個"積極"和"面向未來"的角色,"中國人承認,在一個世界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時刻,他們十分希望能夠維護正常的秩序。"他還強調了東亞峰會的重要性,但表示中國在亞太地區的作用仍令人喜憂參半,尤其考慮到中國在南海和東海領土爭議上的強硬立場。

陸克文認為中國在天安號事件後袒護北韓的做法"很成問題",但也指出北京在伊朗和蘇丹問題上做出了妥協,而且沒有阻礙聯合國對利比亞的決議。他指出,中國在尋求新的國際地位的同時,對國內局勢的穩定憂慮日深,因此對阿拉伯世界的變革浪潮十分敏感。陸克文對北京目前對台灣政策的處理表示歡迎,但鑑於明年台灣將舉行總統大選,他也對目前的相對平靜狀態能否持續下去表示擔憂。

陸克文認為,在處理與中國關係時存在"第三條道路",即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誠布公地討論分歧,"那種將所有人分為'親華'和'反華'兩個陣營的方式已經過時了。"

來源:法新社 編譯:葉宣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