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10210 Deutscher Film

2010年2月13日

在柏林電影節期間,恐怕沒有哪個國家展示的電影有德國那麼多。今年德國推出的電影總數達到91部,內容形式色彩紛呈。但是德國的電影業真的這麼成功嗎?電影節以外的時間德國電影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https://p.dw.com/p/Lz1R
德勒斯登露天電影吸引了4000觀眾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一些人對記者這麼說:"有一些特別的電影我們去電影院看,因為電影院的聲效氣氛都明顯不同。"「我住在德國一個很小的城市,在我們那裡人們經常去電影院,比去劇院或者餐館的次數要頻繁得多。電影院在我們那裡很受歡迎。」

去年德國各地電影院總共迎來了1.46億人次的觀眾,數量明顯多於2008年。其中一個原因,就像柏林電影節主席科斯裡克(Dieter Kosslick)所說的,是成本極高的3D效果的電影,比如說卡梅隆導演的科幻電影《阿凡達》,"這樣的電影不能隨便在什麼地方看,所以人們都選擇重新回到電影院觀看。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有統計數字顯示,在電影誕生100年的歷史間,危機時期人們就進電影院看電影。換句話說,人們是想以此'逃避現實'。"

在經濟危機期間,影院放映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的各種各樣的電影,給觀眾帶來無限欣喜。這其中就包括不少德國自產的電影。德國扶持電影產業基金會的項目負責人貝爾格(Christine Berg)說:"很多人重新喜歡上德國電影。這說明,德國電影重新成為一種品牌。"

德國扶持電影產業基金會成立於3年前,是一個由德國政府推動創辦的基金會。基金會每年提供6000萬歐元資助在德國影院上映的電影以及國際合作電影的拍攝和製作。去年獲得資助的有76部故事片、24部紀錄片以及4部動畫片,"電影的內容種類突然豐富起來。這當然和錢有關係。有了資金,製片人就敢於嘗試一些新內容。我們還有一些更大膽嘗試的導演,同樣也獲得資助。"

德國的電影業電影人也越來越多地在國際上獲得承認。比如說,導演哈內克(Michael Haneke)自編自導的電影《白絲帶》(Das weisse Band)獲得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在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s)執導的電影《無良雜牌軍》(Inglourious Basterds)中有出色表現的克里斯多夫‧沃茲(Christoph Waltz)獲得第67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這兩部電影都是賣座電影,但是家庭電影《北海小英雄》(Wickie und die starken Maenner)、喜劇《兩只耳朵的雞》(Zweiohrküken)以及歷史劇《女教皇》(Die Paepstin)在德國則更受歡迎。

雖然獨立小影院難以為繼,但是電影出租聯合會業務負責人克林斯伯恩(Johannes Klingsporn)表示:"德國電影第一次創造售出2.5億張門票的紀錄。這個成績可不能被小瞧了。"

過去幾年德國電影業小有成績,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德國電影獲獎聲勢同樣很高。電影《猶太人蘇斯》(Jud Süß)、《強盜》(Der Räuber)和《天堂的階梯》(Shahada)將共同競爭今年的金熊獎。

Filmszene Avatar
象「阿凡達」這樣的電影(三維的)只能在電影院看圖片來源: 2009 Twentieth Century Fox
Flash - Galerie 2012 von Roland Emmerich
「2012」同樣是電影院裡效果好圖片來源: 2009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GmbH
Ulrich Tukur Flash-Galerie
2009年2月6日,「拉貝日記」主演Ulrich Tukur在柏林電影節上圖片來源: AP

作者:Silke Bartlick / 洪沙

責編: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