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非政府組織發布網路自由報告 中國屬後進

2011年4月18日

網路對於埃及、伊朗的人民運動起著關鍵作用,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越來越多的政府正試圖干預網路、規管或限制網上訊息的流動。美國一個名為「自由之家」的非政府組織於本周一對此提出了警告。

https://p.dw.com/p/10vi3
圖片來源: dpa

據該組織發布的這份名為《2011年網路自由》的報告指出,許多網站一直以來在中國遭到封鎖,是網路嚴格監控的典型代表,其他網路自由受壓制的國家還包括巴西、印度、印尼、韓國、土耳其、英國。這些國家以法律約束、不透明的監控措施、監視網路作為手段,以達到限制網路言論的目的。這份長達400多頁的報告對37個國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報告也認為,獨裁國家封鎖與反對派有所聯繫的網站,逼迫網站撤下含有政治爭議的內容,逮捕部落格與網路用戶,並且投入了越來越多關注與資源在審查機制與其他管控之上。"自由之家"主席克雷默(David J. Kramer)強調,網路自由應獲重視。

在上述37個國家中,有12個國家對Youtube、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進行短期或永久封閉,另有23個國家的部落格與網路用戶因在網上發布消息而身陷囹圄。獨裁政權在網路上百般阻撓,但在對抗政敵的實質意義上卻沒有任何建樹。

另一方面,在一項"網路限制最少的國家"調查中,愛沙尼亞高居榜首,緊隨其後是美國、德國,排名較為靠後的則是中國、古巴、緬甸,伊朗名列末尾。據瞭解,評估以網路通行情況、網頁內容限制以及用戶權利是否受到損害作為標準。

作者:Sokolow Andrej 編譯:蔡慶暉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