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面對凜冽的西風

2010年10月29日

面對來自西方的壓力,中國官方作出不同的反應,在金融政策和國際關係上做出妥協,在"民主"、"自由"的價值觀討論上強調主權和"中國特色",同時將片面的歷史觀加給民眾。

https://p.dw.com/p/PrzW
面對西方壓力中國媒體作出不同反應

針對中國《環球時報》的說法,列強現在也沒有停止過"從精神上征服其它國家","西方依然試圖在意識形態上向中國挑釁",《法蘭克福匯報》認為,"這是對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直言不諱的影射,中國政府媒體將和平獎譴責為企圖將西方的價值觀強加給中國。但是,這還不是中國官方感到受到西方挑戰的唯一領域。歐美公眾認為北京的腔調越來越咄咄逼人,而中國卻覺得陷入來自西方的凜冽朔風。"

不同的反應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對於新的對峙,北京作出顯而易見的不同反應。涉及到金融市場和國際關係時,它越來越頻繁地強調自己的利益,將西方的期待反彈回去。……在表明不會在貨幣或氣候政策方面屈從於外部壓力之後,中國也宣佈長期性地將人民幣增值,並實行深刻的工業結構改造以減少碳排量,這完全是出於自己的利益。在這些領域,中國實際上不像它造成的印象那樣向國際輿論關閉自己。"

該報分析說,"作為民族國家和市場參與者,儘管偶爾露出粗魯腔調,但中國似乎很重視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一席之地。這並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因為中國的崛起是史無前例的。以往的中央帝國根本就不知道有'外部',因為在它的自我意識中,世界在不同層次上與中國等同。可是,與新的主權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面對世界公共輿論及其價值表現出明顯的易怒和不自信。中國試圖對付這個世界,把它塞進民族國家或經濟模式中,比如,它要讓挪威政府對諾貝爾和平獎承擔責任,或者將谷歌批評新聞審查解釋為市場上的失敗。可是,對北京來說也同樣顯而易見的是,這種牽強的做法在這個不可捉摸的領域並非是一有效的槓桿。"

該文寫道,於是,北京便借助於它以往對付蘇歐共產黨國家常用的"意識形態"並將它用於對付西方,官方媒體談及"煽動的時代",甚至提到"陰謀"。

"近年來,宣傳部門更加提醒中國也必須發展自己的'軟實力',現在對幹部也更多提出應具有媒體能力的要求。即便反對人權、民主和個人發展等原則性論證,並不受到中國老百姓的歡迎,但這個層面的爭論仍然無法直接展開。'中國特色'這個北京樂於用來抵制'西方民主化模式'的名詞,也大都流於空泛。"

截然不同的歷史觀

《法蘭克福匯報》的這篇文章指出,在涉及全球輿論的價值討論時,中國官方"實際上在拒絕它在經濟上和國家政策上已經善於對付"的西方世界。"它要將明顯是它自己的、不同於西方的歷史觀加給自己的老百姓。西方把歷史看作是個人主義和自由的不斷實現,認識到歷史的最大災難源於壓迫,而中國將其新近的歷史看作是不斷重新贏得從前主權的過程。顯然,這一視角的結果便是為對內對外維持秩序的威權政體進行辯護。

報摘編譯:林泉

責編:李魚

(以上內容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