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面對分歧,慕尼黑安全會議能否實現抱負?

Simon Young
2020年2月12日

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高朋滿座,但是在當下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它是否能夠實現進一步推動國際和平的承諾?

https://p.dw.com/p/3XYsG
Kombobild Emmanuel Macron, Nancy Pelosi, Mark Zuckerberg
法國總統馬克宏/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Facebook創始人祖克柏都將出席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會為保衛北約盟國而動用軍事力量嗎?歐盟國家是否應該加強國防合作?除了安全威脅之外,全球是否正面臨氣候變化的"完美風暴"?

這些問題以及更多其他問題將拷問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MSC)。本屆年度大會匯聚了來自40多個國家的總統、總理、外交及國防部長以及商界和國際組織的代表。

今年的與會者將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Facebook創始人祖克柏。美國代表將包括國務卿蓬佩奧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世界已然"不太西方"

全世界的安全前景不妙,持續多年的這一趨勢仍未改變。旨在為會議定下基調的《慕尼黑安全報告》的作者們使用了"不太西方"一詞,意思是不僅全球面臨困境,西方國家自己的價值觀和戰略方向也不確定。

有人認為西方正受到"自由國際主義"的威脅。但是在另一些人看來,正是"反自由主義風潮和民族主義的沉渣泛起置西方於危境"。在左右兩派都傾向於各自為營的背景下,報告作者們認為,"西方人越來越不願意介入國外的暴力衝突,這並不意味著這些衝突就會消失"。的確,這些暴力衝突可能愈演愈烈。

舉例說,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繼從敘利亞撤兵之後,他也想將美軍從阿富汗撤出。與此同時,海外美軍總數卻一直在增加,尤其是為了應對來自伊朗的威脅而增兵。伊朗將軍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上月被美軍暗殺,表明川普为了在中東留下歷史印跡,準備冒險進行軍事幹預。儘管伊朗對此的反應比較克制,慕尼黑安全會議仍將繼續尋求緩解海灣緊張局勢的辦法。

每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是除了華盛頓以外觀察美國外交政策走向的最佳場所之一,因為它匯聚了許多高層決策者。今年的會議還將是一個觀察國際社會對川普新近宣佈的中東和平計劃的反應的機會。

歐洲人的決斷時刻?

更多人關注的是歐洲面臨的挑戰,以及它是否有任何改變的跡象。隨著許多國家的民粹式民族主義的興起,一些人預測歐盟可能會向內轉向,減少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交往。慕尼黑會議的小組討論將探討如何讓歐盟變得更加有效,特別是在國防合作方面。南邊的敘利亞和利比亞衝突加劇,而東邊的大鄰居俄羅斯也不安寧。

很多歐洲人希望看到歐盟與美國思維脫鉤,宣佈獨立參與全球事務。俄羅斯和土耳其正在敘利亞和利比亞等地擴大影響力,如果美國傾向於消極應對,甚至與中東脫離接觸,那麼無論在戰略上還是經濟上,這可能正是歐洲開始聚焦於自身利益、制定該地區政策的時候。

隨著英國退出歐盟,以及人們對北約第五條規定的共同防禦的懷疑,協調歐洲的軍事合作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正如《慕尼黑安全報告》的作者所言:"北約和歐盟正在苦苦掙扎……對於這兩個組織來說,其成員國內部的反自由主義的興起都帶來了巨大挑戰。"

有鑑於此,成員國是否會在國防、移民和外交政策方面找到共同的利益?而且,由於巴爾干國家在慕尼黑會議的代表性增強,歐盟未來擴展的前景也將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全球力量格局的變化

USA Doomsday Clock in Washington
今年1月23日,《原子科學家公報》將其象徵性的「世界末日鐘」的指針撥至距午夜僅100秒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K. Cedeno

俄羅斯一直是歐洲戰略家們的心病。到底是繼續和這個大鄰居保持對話(包括經濟合作)呢,還是對它的戰略野心提高戒備,兩種觀點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分歧。有些人期望俄羅斯總統普丁被邀請參加今年在美國舉行的G7峰會,但另外有些人認為重點應該更多地轉向中國。中國和俄羅斯又經常貌合神離。

在慕尼黑舉行的這次安全會議的背景是全球力量格局的變化。中國主席習近平在2019年表示,中國已對外界干預其"後院"--東海和南海做好準備。現在,北京與美國在貿易問題上發生摩擦,目前又陷入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鬥。該病毒的爆發已導致一些國家對中國實施旅行限令。香港人對北京的抗爭還將曠日持久,西方人也還在為中國電信巨頭華為而憂心忡忡,而人們對中國的興趣關注不減。

亞洲另一個重點是朝鮮半島的局势。2019年,為了改變北韓的核武器政策,川普总統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了兩次會晤,嘗試了更加個人化的"電視真人秀外交"。今年,氣氛不太融洽。北韓表示不再受制於停止核武器與導彈試驗的承諾。事實上,平壤現在已經擁有一種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北韓政府指責美國在核談判中的表現不夠靈活,而且實施了"殘酷和不人道"的制裁。如今,北韓發出警告,未來道路坎坷。隨著來自北韓和韓國的資深高層人士出席會議,朝核問題也將在慕尼黑令人矚目。

量一量歐洲自己的體溫

根據《慕尼黑安全報告》,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不僅要討論整個國際和平與安全狀況,也要對西方國家內部的安全問題量一量體溫。

 除了具體的問題之外,還要對以下前景進行整體關注:我們的數據安全嗎?能源安全和氣候安全之間的矛盾可以調和嗎?多邊主義的未來如何?

當此之際,西方國家感覺到它的價值觀正腹背受敵,並且全球性經濟和政治體制競爭日漸激烈。因此,這一次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將會有聊不完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