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韓國的「陽光政策」布上烏雲

2006年10月27日

在對北韓進行制裁問題上,韓國政府取得了一定突破。該國統一部長李鐘奭宣佈,韓國從現在起實施新的規定,凡跟核武計劃有關的北韓官員,將被拒絕前往韓國,這些人的賬戶將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督。

https://p.dw.com/p/9IfO
200512月,南北韓經過60年的隔離,終於又能直接通話了 - 陽光政策的成就圖片來源: AP

漢堡亞洲問題研究所的柯爾納(Koellner)說, 這是剛剛開始的小步驟,這樣,韓國便與盟友美國的要求接近了一步。但真正觸痛的敏感區域,韓國卻省略了,南北韓兩國共同進行的合作項目,比如旅遊合作的金剛項目(Keumgang)和開城工業開發區項目。這些都是南北韓統一政策的「面子工程」。布希政府猜測,北韓正是挪用了這些項目的外匯,才得以進行核彈研製的。出於這種猜測,布希政府要求韓國停止以上南北韓合作項目。

柯爾納認為,韓國實行的是一條雙軌戰略。一方面,韓國信守同美國的夥伴條約,因為韓國從根本上說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另一方面,韓國不會放棄同北韓的對話,因為作為遠期目標,南北韓統一的方針沒有變。美國雖然對韓國做過許諾,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美國會不惜原子彈挺身保護韓國。不過,如果北韓真的首發原子彈造成災難了呢?更何況,常規武器襲擊就那麼不可怕麼?首爾離兩國國界只有50公里。

另一名亞洲問題專家、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米勒認為,對韓國而言,目前正是檢驗它可信度的時候,韓國正在爭取加入大規模殺傷武器不擴散條約。這一條約正式成員的身份同時意味著,韓國在必要的情況下,使用武器檢查北韓船隻。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組織平壤通過水路運送核武器。韓國一旦參與這樣的行動,當然要考慮危機升級的危險。

在北韓2006年10月9日正式宣佈進行核試驗之前,韓國公民當中對「陽光政策」支持率相當高。但現在,這一運動的基礎發生了動搖。根據SBS Television進行一項調查顯示,韓國社會中無條件贊同「解凍政策」的公民下降到了53%。44%的被調查者認為,採取一項更為嚴格的、包括貿易禁運的對朝政策更恰當。觀察家認為,如果這一趨勢得以發展,韓國政府必將在政策上做出反應。迄今為止,韓國沒有對北韓採取聯合國決議規定貿易制裁。

如果繼日本後,韓國也對北韓實施貿易禁運的話,平壤將又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北韓三分之二的貿易往來是經過日本、韓國和中國進行的,如果韓國關上大門,那麼北韓就只能依靠中國了。這樣的格局,對韓國也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