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小學教材刪除「中華民國政府」

李魚 綜合報導
2021年4月12日

香港媒體報導,當地中小學有關歷史的教科書出現緊跟內地的趨勢,原來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改成了「中國國民黨」遷台。

https://p.dw.com/p/3rs4N
Taiwan Nationalfeiertag
台灣每年10月10日慶祝雙十節國慶,同時紀念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圖片來源: DW/Chung-Lan Cheng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明報》記者發現,有些高小常識書中將「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改成了「中國國民黨遷至台灣」。

香港2019年版的《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六年級3 中國的變遷》,在「內外交困的時期」章節裡交代國共內戰,原本文字是:「最後由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並於1949年10月1日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由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則遷至台灣」。出版社網站去年10月的勘誤表則列明,上述段落的最後一句改為「由蔣介石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則遷至台灣」。

據《明報》報導,目前香港市面有4套已經送審的小學常識科教科書。各出版社會及時於網頁公佈教科書更新內容,並以「勘誤表」形式列出,日後重印修訂。《明報》的報導則是基於各出版社列出的「勘誤表」。

香港教育局在回復《明報》時表示,有關教科書更新,出版社按照正確、完整和客觀持平的原則,持續改善課本,向教育局以「勘誤表」的形式提出內容修訂。

香港評論界有學者認為,修改教科書顯示香港在歷史觀上也緊跟內地。東亞國際關係學者林泉忠對《明報》說,內地史觀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華民國政府」便不可稱之為政權。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曾於2002年發布了《關於正確使用涉台宣傳用語的意見》,其中第一條寫道,對1949年10月1日之後的台灣地區政權,應稱之為「台灣當局」或「台灣有關方面」、「台灣方面」,不使用「中華民國」,也一律不使用「中華民國」紀年。

Hongkong Tram Straßenbahn
香港銅鑼灣街頭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M. Clarke

教科書刪除對清廷的負面描述

香港《明報》記者不久前已發現歷史教科書中刪去對清朝政府的負面描述。一周前,有記者指出,現代教育研究社二級舊版歷史教科書提到清廷「以天朝上國自居,視對外通商為『嘉惠遠人』的手段」等負面描述遭刪除。此外,香港中學教師使用的「教學備忘」裡有這樣的文字:「雖然英國不滿清廷實施多種貿易限制,要求清廷改善通商條件又不果,但這些問題與鴉片戰爭的爆發沒有直接關係。」

文章還舉例道,香港教育圖書公司新出版的二下教師用書,刪除舊版清廷「閉關自守」的描述,戰爭背景首項則為「鴉片危害國計民生」。

導師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二下教師用書,則未提及清廷貿易限制,稱鴉片戰爭的背景是英商當年須向中國購入大量茶葉、絲綢等,大量白銀流入中國,英方為平衡貿易利益,向中國輸入鴉片。

現代教育研究社舊版書教科書要求學生評價林則徐禁煙,新版轉以圖表描述清朝輸入中國的鴉片數量,教學生研習統計資料;教育圖書出版社舊版課本也曾要求學生思考中國當時的貿易政策,新版則改為要求學生分析不平等條約對當時中國經濟的影響。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