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馬英九自認高規格過境紐約

2013年8月14日

台灣總統馬英九出訪首度過境紐約,自認受到美方相對最高規格禮遇,但受限於和美國的默契,在紐約只能選擇封口,台灣在野黨質疑,這是自我矮化設限。

https://p.dw.com/p/19Q7H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總統馬英九首度過境紐約40個小時,行程滿檔,參訪中華公所、911事件遺址,打了12通電話,跟美國議員致意,還見了5位政要和十多位當地企業家。他認為這次的紐約之旅,是多次在美國過境的旅行當中,相對來說是比較高規格的一次。

然而,馬英九自認收獲滿滿,卻只能在專機離開紐約後才能向媒體透露。他表示,採取低調、零意外方式跟美方接觸,這5年來已逐漸建立互信,一步步地得到美方的尊重,參加的活動、接待的層級也逐步地提高。馬英九說,"這中間我們必須要平衡面子和裡子,形式和實質。"

在野黨批評自我設限矮化降格

台灣元首出訪,過境美國往往才是重頭戲,前總統陳水扁2001年過境紐約,美方同樣高規格接待,過境三天兩夜,去哪?見了誰?都被拿來當成"過境外交"的成果;更早之前,李登輝前總統也曾高調訪美。相較之下,馬總統似乎低調過頭,不僅自己封口,還試圖支開媒體。

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說,"參加晚宴居然連手機都不能攜帶,比軍營管理更嚴格,難道這是馬政府自我設限、自我矮化、自我降格的現象嗎? "

馬總統自己評分過境美國紐約是相對最高規格待遇,不過以往美國副國務卿都會致電接待,這次卻傳出是由次一級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和馬總統通話。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薄瑞光表示,馬英九總統過境紐約時的各項要求,美方完全配合;外傳"待遇降級"絕非事實,而是某些媒體制造出來的說法。他強調,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William Burns)親自打電話向馬總統致意。

馬總統出訪雖然受到僑胞熱情歡迎,但兩岸服貿協議、大埔強拆民宅事件、反核四、士官洪仲丘暴斃案等內政議題所引起的爭議,戰場延伸到了海外,馬總統在紐約所到之處,抗議聲幾乎如影隨形。

合理金援友邦

馬英九總統目前已經抵達巴拉圭,將參加總統就職大典;稍早馬總統則在海地出席當地最高法院的動土典禮。對於民進黨立委質疑,台灣拿出1500萬美金幫海地蓋法院是「凱子外交」,馬總統表示,友邦的公共建設缺乏經費,希望台灣支持,他實在看不出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馬英九總統8月11日啟程出訪南美友邦巴拉圭,以及海地、聖露西亞、聖文森與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等加勒比海四友邦,除了鞏固邦誼之外,也經由往返過境紐約和洛杉磯,增進與美國的情誼,預訂在8月22日返抵台灣。

作者:尼爾(台北)

責編:張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