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高盛下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估至4%

2022年5月18日

投資銀行高盛的分析師認為,近兩個月來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將讓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難以實現。與此同時,中國總理李克強主持座談會,著眼「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

https://p.dw.com/p/4BTPj
Symbolbild I Containerschiff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高盛一個分析團隊在周三(5月1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對今年中國經濟GDP增長的預估從原來的4.5%降至4%,原因是今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害。並認為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低於這一預期的可能更大。

 "即便是這個較低的增長預測也是基於下列前提:即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房地產市場景氣立即回升,政府接下來幾個月通過基礎設施支出提供大規模的政策支持",該報告寫道。

中國官方的統計數字顯示,受到各地防疫封控措施的影響,今年4月製造業和零售業的經營活動明顯下跌。經濟學家指出,中國官方為2022年制定的經濟增長5.5%的目標看來越來越難以實現。

在當局嚴厲的"清零"政策之下,中國數十個城市的上億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活動限制。企業停工,民眾被禁足,供應鏈嚴重受阻。從行動電話到電動汽車的生產,全球範圍內製造業的回升受到衝擊。

高盛的報告還預計,中國在2023年第二季度之前,不會重新開放社會生活,而且這一過程將在可控條件下逐步展開。

China | Coronavirus | Testzentrum in Peking
2023年第二季度前社會生活不會開放?圖片來源: Koki Kataok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當局急於提振經濟

從中國官方近日的一些舉措公佈和表態,被視為政府將放寬市場管控,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的訊號。

中國央行15日宣佈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此舉被認為旨在重振房地產市場,支撐正在降溫的經濟。中國官方承認經濟目前正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而中國政府約束房地產業槓桿的行動已導致該市場長期低迷。

此外,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罕見地公開對數字平台公司表達支持。劉鶴本周二(5月17日)在全國政協召開的"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上表示,支持平台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8日也在雲南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同樣表示"支持平台經濟、數字經濟合法合規境內外上市融資"。

《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官員此番言論暗示,為了應對經濟放緩,中國政府可能準備放鬆對科技巨頭的監管。過去一年多裡,中國政府對科技業進行了嚴厲的監管整頓,引起市場震蕩,導致中國的科技公司市值蒸發了數百億美元。

(路透社、法新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