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鳳凰衛視當家花旦陳魯豫訪談

採訪記者:瞿曉2007年9月2日

從「藝苑風景線」、「鳳凰早班車」,再到「魯豫有約」,著名主持人陳魯豫坦言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節目。但她同時還有一個關於電影的夢想。

https://p.dw.com/p/Bag3
陳魯豫與記者瞿曉圖片來源: DW/Jiang Xioaming

德國之聲:您參與過許多大型節目的製作,像千禧年、香港回歸、戴安娜葬禮,也曾經作為頒獎嘉賓出席過艾美獎。在這些您參與過的大型活動中,哪個給您的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陳魯豫:好像這些大型活動給我的印象都挺深刻的,像「911」啦、香港回歸、澳門回歸、戴安娜葬禮,都是注定寫進歷史書的事件,所以能參與其中,我都感到非常的自豪。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我想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911」那次吧?我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提到過:那個時候我在香港上班,早上有人打電話給我說美國那邊出事了。當時我還沒想到是這樣大一個事情,雖然我住的地方距離上班的地點大約只有20分鐘的路程,但是那天我為了搶時間,還是打了車趕到台裡。我覺得「911」這樣的事件突發性很強,不像千禧年、香港回歸這樣的主題是可以提前準備的,它是對一個新聞工作者工作能力的真正挑戰。所以那次給我的印象特別的深刻。

德國之聲:您在國外生活、工作的時候,也接觸過許多類似「魯豫有約」這樣的訪談類節目,它們對您今天的節目有影響嗎?您在世界上那麼多節目主持人中,是否有自己的「偶像」?能比較一下國內外節目的不同嗎?

陳魯豫:我是一個不太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人,所以我覺得雖然在國外看了很多電視節目,但是要談到對我主持的節目的影響,恐怕還真的沒有;說到「偶像」,因為我小時候中國的電視事業才發展起來,年紀小的時候是一個人比較容易形成「偶像崇拜」的時候,但是很可惜,那個時候看電視的機會少,而且由於電視才在中國發展起來,能在熒屏上看到的主持人也就那麼幾個,所以現在回頭一看,我還真沒崇拜過哪個主持人。但是讓我覺得很欣賞的主持人還是有的,而且還不止一個;至於國內外節目的不同,我覺得是製作環境的不同是最大的不同,就是說在國外你可以做很純粹的談話類節目,可以把這個談話類節目去做成很低級無聊的搞笑節目,也可以去把這個談話類節目做成很嚴肅很一本正經的政論性節目,只要你有收視率,你就可以上。但是在國內,或多或少這些風格都混雜在一起了,反倒失去了鮮明的特點。

德國之聲:「魯豫有約」從誕生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在這個節目這麼多年的過程中,您又沒有遭遇到過所謂的「瓶頸期」?

陳魯豫:有時候的確也有節目該怎麼繼續做下去的困擾,但是那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整個節目組的。有過好幾次,想不出好的聊天對象、想不出好的主題,整個組的人就憋在那裡,大家都在那裡提方案。不過每次都是過幾天,熬過那個坎也就好了。

Chen Luyu, TV-Moderatorin
圖片來源: DW/Jiang Xioaming

德國之聲:那麼您覺得「魯豫有約」從開播到現在,一直很受歡迎的原因是什麼?現在訪談類節目越來越多,您會不會感覺到壓力?節目本身又是如何在求新求變、吸引觀眾呢?

陳魯豫:從性格上來說,其實我就不是一個喜歡經常有變化的人。從「魯豫有約」開播到現在,我覺得談不上有大的風格調整,當然在節目中,我們為了適應觀眾和節目本身的要求,一直有著微小的變化,這也是在所難免的。比如說:香港回歸十周年那一期,我們就第一次走出了演播廳,到外面去做了那期節目。至於壓力,我覺得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好了節目,就可以超越壓力去生存,通過你做的電視節目,觀眾可以喜歡你認可你,這就讓我覺得很開心了。

德國之聲:您從事電視節目主持人這個行業以來,主持過《藝苑風景線》、《鳳凰早班車》等各種不同類型的節目,現在的「魯豫有約」是最適合您主持風格的嗎?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再跑去做別的類型的節目?

陳魯豫:我覺得「魯豫有約」是到目前為止最適合我的節目,這個節目也一直讓我做的很開心。像以前的《鳳凰早班車》大清早就要起來去上班,非常的辛苦,其實我是一個內心不太喜歡做政治新聞類節目的人……

德國之聲:那個時候大家都說您是一個「工作狂」……

陳魯豫:那是被工作逼出來的。每天早上4點就要起床開始準備節目,這是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沒有辦法長久忍受的。但是我這個人的一個好處就是:只要接過手的節目,我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做好,哪怕再苦再累我都會給領導也好、觀眾也好,交出一個滿意的答案。至於有沒有想過再去做其他節目,我說了,我不是一個喜歡經常有變化的人,而且現在做節目之外時間那麼少,也的確沒有精力去嘗試做別的節目了。

德國之聲:那您怎麼會突然想到去參與拍攝電影《我是蔣干》?這是您玩票嘗試主持人之外的身份呢?還是準備長期參與這一類的工作,在主持人的身份之外長期扮演一個全新的角色?

陳魯豫:我一直就有拍攝一部電影的想法。至於為什麼會選《我是蔣干》,是因為在網上看到這部小說,讀了之後覺得不錯,推薦給身邊的人看,也覺得很有意思,值得拍成電影。然後我就讓人去找作者聯繫,巧的是,作者就在北京,而且談下來這部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費用也比我事先預想的要低得多,投資拍攝的費用也不大,於是最後就決定投拍了。現在劇本已經改到第三版了,相信很快就可以完成了。決定參與這個電影的根本原因還是投資額,算下來找得不是問題,也能承受得起,於是就當圓自己的一個電影夢想吧?如果到時候這部電影取得成功了的話,也許還會繼續做下去吧?

德國之聲:您怎麼看待現在網路對於傳統電視的衝擊?是不是會覺得自己有一天也會轉入網路,成為一名「網路主持人」?

陳魯豫:我毫不懷疑隨著科技的進步,將來所有的電視啊、網路啊、手機啊……都會集中在某一個裝置上,或大或小的裝置而已。但是我本人對於網路還是有些距離感的,怎麼說呢,就是覺得網路不夠真實,就像現在我們坐在這裡說話一樣,我們可以感覺得到對方的存在,但是在網上,你就不知道跟你說話的那個人是否真實存在,是一個虛擬人物,還是一段錄像?都不好說。而且我的網路知識有限,平時和網路的接觸也就是收發一下電子郵件,上網看些東西等等,都是最基本的。隨著網路的發展,我覺得我的節目會和網路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大家可以在網上觀看、下載,我的節目可以通過網路更廣泛、有效的傳播,比如用手機就可以收看「魯豫有約」。但是製作節目本身我想還是會在這樣的攝影棚裡,在這裡我才會有一種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