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一则消息引发的革命

2011年2月26日

近日博讯网上出现最新版本的“茉莉花”微笑革命的召集帖子,将集会城市增加到27个。上周日的茉莉花集会虽然参与者不多,却让中国政府高度紧张。旅美著名民主人士杨建利认为中国的茉莉花集会是“破题之作”。

https://p.dw.com/p/R4VQ
在北京发生的茉莉花革命图像来源: AP

茉莉花集会--“一个破题之作”

对于2月20日的首次集会,杨建利这样评价它的意义:“虽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已经具备了出现大规模群众抗议活动进而推动民主变革的条件, 但是在没发生之前,一般人都不认为具备这样的条件。...实际上中国2月20日在各大城市发生的集会就是破了一个题,让大家意识到,中国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活动是应该发生了,这种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随时也可能发生,这是一个破题之作。”

“其次,它进一步消除了人民心中的恐惧,大家上街聚集,没有发生很严重的当局打压事件,这样会消除六四以来长期存在老百姓心中的恐惧。第三点,(这次聚会)迫使中国政府在全世界面前暴露了它的虚弱,非常虚弱,草木皆兵,有些地方警察比聚集人数还要多。它不敢掉以轻心,它非常清楚它在中国的统治非常不坚固。”

Friedensnobelpreis 2010 Oslo Norwegen Yang Jianli
杨建利图像来源: DW

中共打压茉莉花革命“进退失据”

中国当局在上周拘捕了冉云飞,陈卫,滕彪,江天勇,唐吉田等大量仗义直言的异议人士,舆论认为他们的被捕都和此次的茉莉花集会有关。对此,杨建利认为,中国当局是借茉莉花革命对他们长期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行为算一次总账,以此杀鸡儆猴,他们几位为茉莉花革命付出了非常高的代价。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和以往中共对类似事件的打压对比来看, 这次的打压是微弱的,因为 “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未来还会有持续的行动,所以它打压的话基本上是进退失据”。

他说,“这次的茉莉花革命本身是没有议题的,即不是因为某个具体的事件引起的,而只是由于网络上一则简单的消息而发生的。这样一个没有议题的聚会,如果你打压力度太大,造成非常极端的事件,就会使一个没有议题的活动成为有议题的。所以当局在整个控制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小心,它不愿有象一个年轻人在镜头前被暴打的镜头出现,因为一个年轻人满脸是血曝光在镜头前会激发很多人上街。”

小规模集会也可有大影响

2月20日的集会规模并不大,对于27日的聚会,杨建利认为也会象上次一样,会有人出现, 但是人数不会太多,“我们不能指望出现大的变局”。

那么这样分散的小聚会对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有何作用呢?对此,杨建利说,“首先当局方面会感觉到非常强的压力,这种强压力下它会做什么是大家拭目以待的。集会持续下去,它就长期处于极端的恐惧中。如果这种恐惧迫使它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的话,革命就算成功。但是,如果中国政府采取更加严酷的打压方式,往往是这样,出现了新的变局之后,中国政府总是走向反面,我相信这次它还是会走向反面。而这种反面的控制会导致更多的矛盾,更激烈的矛盾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个爆发点。”他认为,要使民众大规模走上街头,中国什么都不缺, 就缺这样的爆发点。

美国大使关注茉莉花革命是“纯属巧合”

2月20日美国大使洪博培出现在北京茉莉花集会现场,随后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回答法新社记者提问时说,洪博培和家人“当时正在前往天安门广场的路上,他们走到王府井,所以他们恰好在那里纯属巧合。”

对此,杨建利认为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茉莉花革命是非常关注的。他认为,国际社会从埃及革命中得到了一个教训,他称之为“民间资讯问题”。通常他们做情报时不注意老百姓怎么想,他们的真正处境时什么,他们通常只关注高级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和权利的移交问题,所以他们会对如埃及和中国等非民主国家的的形势误判。洪博培出现在现场,表明国际社会意识到了收集民间资讯的重要性。

当被问及美国是否愿意在中国的民主进程中起到作用时,他说,“一旦中国人把民主革命做到一定程度,而且有成功的大的趋势时,各国政府都会加入进行帮助,我相信美国也会。”

作者:悠然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