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港媒摘要(2010年10月17日) | 媒体看中国 | DW | 17.10.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一周港媒摘要(2010年10月17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关注大陆新闻时,主要将焦点集中在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上。

据《明报》报道,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揭幕,在这一敏感日子,北京天安门前却发生怀疑是上访者自焚事件。报道写道:"一名天津回族访民不满投诉长期未获受理,昨日驾车到天安门与丈夫一起自焚。而昨日五中全会场地京西宾馆周围亦戒备森严,公安、武警「十米一岗」,还现场兜捕上访者。 ……有内地网民昨日在微博上透露,一辆白色私家车上午于天安门城楼东侧处突然起火。事发时现场黑烟滚滚,途经车辆和路人一度都停下拍照,空气中弥漫刺鼻味道,大批消防及警察迅速赶到现场,扑灭火势,拖走车辆,并且清扫干净现场。而从网上图片看到,浓烟一度逼近天安门城楼。本报获得的消息称,车上自焚的是一对夫妇,用了5瓶汽油,至截稿时两人生死仍不明。……一个名为「权利运动」的维权组织报道指出,起火私家车上的两人是来自天津的回族上访者张培馨及其丈夫,张身患肝病,已经非常严重,加上认为自己诉冤无门、生存无望,因此两人一起到天安门前点燃汽车自焚。因张培馨的手机无法接通,自焚事件后两人情况不明。"

就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明报》还透露:"内地维权人士刘晓波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后,本港与内地的声援行动接踵而来。内地100多名知识分子昨日发表联署声明,支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授奖予刘晓波,敦促当局释放刘晓波及所有良心犯、政治犯,并兑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承诺。香港方面,泛民议员会去信全球领袖及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邀请他们联署要求中国政府释放刘晓波,并停止软禁其妻子刘霞。"

《明报》的报道写道:"内地的联署声明由著名学者徐友渔、崔卫平等人起草,并获得戴晴、夏业良、跟刘晓波一同发起《零八宪章》的张祖桦等百多名知识分子、传媒和维权人士联署。声明说,刘晓波获得和平奖,为中国和平实现社会转型、向民主宪政迈进提供了新的契机,呼吁尽快启动各项程序,让刘晓波获得自由。「我们同时呼吁,当局释放一切因为思想、宗教信仰、言论等原因而被关押的政治犯和良心犯。」参与联署的本港资深文化人梁文道说,释放刘晓波是很多人的共识,声明内容「理性、温和、光明正大」,他认为当局目前强调刘晓波获奖背后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和势力,是单方面的攻击,当局应告诉世人刘晓波是何人、因何入罪、写了哪些文章,让大家自己去判断,不然便等于「自打嘴巴」。"

《东方日报》则透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内地在囚异见人士刘晓波,其妻刘霞继续被当局软禁在北京住所,11日近十名欧盟以及多个西方国家的驻华使馆人员,欲前往其住所探望及送交欧盟主席巴罗佐的祝贺信,亦遭便衣公安阻拦。《东方日报》写道:"一度与外界失去联络的刘霞,昨日在寓所窗边向守候记者挥手,以示无恙,为她自上周五被公安带走后首度露面。目前,刘霞被限制见朋友和传媒,不能擅离住所,外出要坐警车,看守人员由一人增至三人。她继续透过互联网发布探监情况,称两人会面约一小时,全程被录像,丈夫谈获奖时心情沉重、内疚,当场落泪,称这个奖是给所有八九64(八九年六四事件)亡灵们,又认为获奖的应该是天安门母亲,因为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和平民生自由和非暴力的精神。刘霞也称「他(刘晓波)希望我能代他去挪威领奖,目前看来希望不大」,她被软禁、手机被弄坏,说明政府愚蠢和无耻,她感谢媒体和朋友支持,会坚持下去。她也在Twitter转发网民评论,为丈夫被海外民运人士批评立场温和、不够资格获奖辩护,并以爱尔兰独立英雄柯林斯为例,「有时候,妥协是更大的勇气」。"

《明报》本周的评论写道:"刘晓波获奖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对当局来说,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处置他的问题,面临全球的要求释放刘晓波的呼声日益强烈,北京当局很可能考虑以过往处理其它被囚民运人士的方式,用「保外就医」的名义将他流放出国,但前提条件是有外国愿意接收、刘本人又愿意出国。没有比长年囚禁一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对当局更为不利的了。不过,依刘晓波的个性看,要他接受去国来换取出狱恐非易事,而且以过去民运人士的前车之鉴来看,流亡国外基本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结束。"

文章写道:"长期而言,刘晓波获奖对中国民主运动的发展有正面作用亦殆无疑义,但已有冷静的内地维权人士指出,内地政治环境短期内可能会恶化,这种分析未必是危言耸听。首先,中共把刘晓波的获奖看作是西方国家刻意围攻北京的战略部署一部分,是和贸易保护、气候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联系起来的「反华大合唱」的一部分。这种迷思会刺激北京近期在内政外交方面进一步趋向强硬。以近日中共与朝鲜(北韩)关系的迅速升温,胡锦涛在给金正日的贺电中罕见地以「亲密同志」相称,似可看出外交战略转向的一些端倪。"

文章接着写道:"另一方面,刘晓波的获奖亦令中共内部的所谓改革派空间受压。这也可能是今年反复强调政改的温总在土耳其被问到刘晓波获奖时沉默不语的原因,尽管将温总评为《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亦于事无补。按照中共「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惯性思维,改革派在现阶段仍需与体制外的民主派保持距离,而维护既得利益的保守和极左势力很可能短期内占尽上风,对「十八大」的人事布局产生一定影响。"

摘编:李华(香港特约记者)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