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只有竞争,才能分出制度优劣

2021年9月24日

联邦大选前夕,德中关系的未来走向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对话平台“中国之桥”主席弗里德里希(Hans-Peter Friedrich)接受德国专注中国议题的网络媒体China Table专访,就德国对华政策中,如何兼顾经济利益和价值观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德国之声中文网经授权发表本次专访的部分内容。

https://p.dw.com/p/40oFH
Bundeslandwirtschaftsminister Hans-Peter Friedrich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China Table: 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我们能够兼顾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的经济利益吗?

弗里德里希:我们的价值观绝对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如果我们的经贸伙伴要求我们放弃价值观,或至少做出部分让步,那我们必须坚决地予以回绝。

China Table: 但作为一家在华经营的德国企业,实际情况可能会大不一样。比如说,在新疆维吾尔人的处境问题上,德国企业可能宁愿选择不说话。

弗里德里希:我们可能也不应期待一家在上海销售电脑配件的德国企业,去对新疆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境况表明立场。因为这是政界的任务。而我们更应期待的是,在华德国企业能够坚持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方面的德国价值观。我个人的印象是,正因为如此,当地德国企业很受中国员工的爱戴。我们投资的领域,就应该执行德国的标准。这些德国企业甚至使德国价值观得到了快速的传播。

China Table:当香港的政治活跃分子受到北京当局的打压时,德国政府并没有明确表达立场,这难道不是失职吗?因为这一切并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弗里德里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具备采取行动的可能性。中英签署1984年签署的条约中并没有留下很多的活动空间,1997年香港移交中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而且大家心知肚明,双方对于2047年前有效的“一国两制”有着非常不同的解读。另外,大家也都清楚,中国会尝试逐步在政治方面吞并香港。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未免就过于幼稚了。

China Table:过去多年以来,默克尔总理一直在遵循循序渐进、滴水穿石的对华路线。然而,大家的印象却是,中国这块石头正在变得更大更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弗里德里希:您的这个比喻给人的印象是,过去的一切似乎一点成效都没有。我并不这么认为。相比之下,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步伐更有力,也更持久,当然我们也得承认,这里也出现了逆向发展的势头。德国同中国设立了人权对话和法治国家对话的机制。我们的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法治国家建设领域做出了卓越的工作,他们很好地代表了我们的价值观,也因此在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China Table: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民主国家,这些价值观相同的伙伴联合起来,共同抗衡中国,捍卫自身的利益。这样做会不会更有意义呢?

弗里德里希: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团结起来,当然是正确的。但我并不喜欢你这种所谓“抗衡中国”的提法。我再强调一下,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抗衡谁,而是要达成某个目标。比如说气候保护,捍卫人权以及促成市场开放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价值观共同体在顾及各自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开展合作,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但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反对中国。我们要做的是,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共同为解决问题寻找答案。

China Table:但中国可不仅是个伙伴,也是一个竞争对手,有人甚至将中国视为制度性敌手。

弗里德里希:可以说,中国三者兼而有之。但我并不喜欢制度性敌手这种说法,我更愿意说中国是个制度性竞争对手。我们必须证明我们的优势,要让对方信服,我们的民主和法治制度,令我们在社会、人道以及经济领域比其他社会制度更为成功。在这个问题上,只有竞争才能分出优劣。

Deutschland China Angela Merkel Xi Jinping
弗里德里希:默克尔的对华政策并非毫无成效。图像来源: Michael Kappeler/dpa/picture-alliance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