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有关南中国海争端的多维思考

采访:Rodion Ebbighausen2016年2月19日

政治学者克罗伊策尔(Peter Kreuzer)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表示,应该区别看待南中国海海域争端各个层面的问题。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有必要重新讨论航海自由的问题。

https://p.dw.com/p/1Hxc7
Dr. Peter Kreuzer
政治学家、汉学家克罗伊策尔(Peter Kreuzer)是德国黑森州和平与冲突基金会莱布尼茨研究所(Leibniz-Institut Hessische Stiftung Friedens- und Konfliktforschung)的董事会成员。图像来源: http://www.hsfk.de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中国海海域主权争端第一眼看上去好像是邻海各国纷纷要求落实自己的领土主张。这场争端的背后也关系着老牌超级大国美国和崛起中的超级大国中国之间的较量。双方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国际社会的法则,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这个公约对各国在海洋上的权力和义务进行了规定。它从1994年开始生效,但却完全无法消除所有的争议。

德国之声:考虑到中国和美国的立场,您觉得南中国海海域争端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克罗伊策尔(Peter Kreuzer):这两个大国所关心的不只是领土争端,而更多的是出现在异国海域附近的军方舰艇享有怎样的权力。

美国对此的笼统定义为"自由航海权",也试图借此组建一个尽可能大的联盟。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对商业航海的自由非常关注。

这背后的问题是,军舰在他国海域附近究竟享有怎样的权力。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和中国对国际海洋法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说法是,在他国"炮舰"行动的海域,附近国家应该有一定保护相关海域的权力。美国的说法则是,一国只有在自己的领海中才有这样的权力。

China Inseln Süd China Meer
中国在南中海海域扩建了多个人工岛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Ho

德国之声:如果中国的立场是这样的,为什么它如此犹疑不决,不愿意将其提到国际社会的层面上加以讨论呢?

克罗伊策尔:这是一个很难得问题。我觉得,这和冲突的历史有关,也和对中美之间争端的认识有关。在中国,人们对这场争端的认识是两个新老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态度却很少得到注意。

另外一个原因是,南中国海海域争端各种纬度的问题经常被联系在一起,很少被区分对待。附近邻国的领土争端应该和海事争端区分开来。第一个争端与国际习惯法有关,而第二种争端所涉及的是海事法。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被区分开来,因为它还和该地区以外的国际社会有关,与航海自由有关。中国和美国都缺乏这种区分对待的认识。

德国之声:中国立场的背景也许和它拒绝承认现有的国际准则有关,因为这些准则主要受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主导?

克罗伊策尔:毫无疑问,中国是愿意承认国际准则的。它当然不会拒绝现有的国际准则。在几乎所有的问题上,中国都在国际准则的框架内行动。但它尤其特别注重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准则。也就是说,在利比亚、叙利亚或者之前的阿富汗曾经出现的名声显赫的西方"志愿者同盟"(Koalition der Willigen)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值得批评的事物。所以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参与国际社会的谈判不仅有意义,而且很有必要。这其中的问题就是,与美国的争端和超级大国间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是主导视角。各方关注的重点都是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在这场与美国的冲突中,国际社会的视角很少被考虑其中。

Südchinesisches Meer US Navy USS Lassen Zerstörer
在南中国海海域巡逻的美国"拉森号"(USS Lassen)驱逐舰图像来源: Reuters/U.S. Navy

德国之声:那中国对于不同海域的新规则又有怎样的设想呢?

克罗伊策尔:在"12海里区域"的问题上,军舰的自由通行权是个问题。中国也没有于此否认。但是中国要求各沿海国家应该有权监控哪些他国军舰在什么时候航行于什么地方。这就超出了目前海事法规定的范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其它包括巴西、巴基斯坦或印度在内的国家立场一致。但从国际层面上来看,这些国家属于少数派。

在专属经济区方面,主要的老问题是相关经济区是否应该具备防卫的功能,而这也遭到了各个海洋大国的反对。它们说:不,我们需要这种在他国沿海地区采取行动,维护国际秩序的可能性。这当然意味着各个大国想要贯彻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则。而中国反对的正是这些。

如果将这些有关各种区域的问题和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分别对待,并在国际层面上就此展开谈判的话,还无法解决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端。因为后者所关注的比方说是越南的主权主张范围有多大,在哪里和中国的主张范围产生重叠。这些问题都是它无法解决的。

但可以猜测,当人们开始在一个共同的机制下展开合作,就可以为南中国海海域的具体问题找到过渡性的解决方案……为此,欧洲或者德国也可以创造机会。虽然它们从内容上不赞同中方的立场,但却必须承认各方对国际海洋法的某些部分确实存在争议,或有定义不明确的地方。考虑到相关争议和冲突的爆发力,欧洲和德国都必须做好准备投入新一轮谈判,或者至少就相关问题发起讨论。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政治学家、汉学家克罗伊策尔(Peter Kreuzer)是德国黑森州和平与冲突基金会莱布尼茨研究所(Leibniz-Institut Hessische Stiftung Friedens- und Konfliktforschung)的董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