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经济增长新纪元? | 经济 | DW | 06.06.201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经济

中国制造2025——经济增长新纪元?

凭借以“智能制造业”和“工业4.0”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纲略,中国希望到2049年跻身世界领先工业国家之列。这对于其它工业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经济增长率下滑、工资成本上升、来自其它新兴工业国家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中国领导层一直在寻找其制造业升级的新路径--在过去三十年里,制造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寻找目前看起来已经有了眉目:以总理李克强为首的国务院近来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旨在通过自动化和全面技术升级来推进中国第二产业竞争实力的提升。

这也是中国告别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转而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智能工业的发展远景的内容之一。

在这个发展远景背后的考量是,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必须推进本国制造业进行转型,才能跟上其它工业国家的发展步伐,甚至赶超他们。

在过去几十年里,一些低工资水平的工业产业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举足轻重,比如低成本纺织品加工和基础的电子产品组装等产业,但这些产业近年来已经开始逐渐向其它亚洲国家转移,比如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

"这部新规划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如今受到来自其它亚洲新兴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原因是中国本土的制造业工资水平不断升高",IHS咨询公司的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比斯沃斯(Rajiv Biswas)对德国之声记者表示。

受到德国的启发

这部"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德国的"工业4.0"计划--这是一部去年出台的旨在增强欧洲国家竞争力的方案。

"德国的工业4.0概念对中国国内有关工业现代化和增强竞争力的讨论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向作用,两国在这方面也正在进行密切的合作",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研究人员龙信鑫(Jost Wübbeke)对德国之声表示。

近年来,北京和柏林之间的双边关系发展良好。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德国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专业技术来源国之一。

挑战重重

虽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但中国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所谓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呢?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必须首先克服很多挑战,包括增强数据和数字安全性,提供更快速的网络信息传输通道,以适应数据流动的不断壮大。根据2014年欧盟中国商会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86%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较慢的网络联系速度对其业务造成了负面影响。超过七成的会员企业甚至认为中国的网络环境发生了恶化。

China CRH Bullet Train Schnellzug

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足以和西方工业国家叫板

此外,中国问题专家龙信鑫还指出,中国的技术革新体系仍然受到一系列问题掣肘,包括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低下还有因科技水平不足而导致的生产失误等。"虽然从数字上看中国在研发和申请专利方面的成绩不错,但是到目前为止,它还不具备将这些资源有效转化为实质性技术革新的能力",这位研究人员表示。

罗马国际事务研究所(Istituto Affari Internazionali)的亚洲事务高级研究员卡萨里尼(Nicola Casarini)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创造一片适于革新萌芽生长的土壤。

2049年成为工业大国?

上述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分析人士表示,尽管中国在未来十年能够向其目标大步迈进,但是中国制造业向高附加值转型的过程在十年的时间里只能完成一部份。

但北京似乎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并正在准备再出台两部阶段性方案来将中国打造成为"工业超级大国"--龙信鑫认为,这一目标并非不现实。

"尽管中国现在与工业国家相比在技术上还有巨大差距,但中国强大的发展活动将会对工业革新进程起到推动作用。中国未来将会实现积极的革新转变,并且提供足以和工业大国相竞争的技术",他说。

双刃剑

但中国的这一发展远景对于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看起来,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亚洲研究专家龙信鑫指出,全世界消费者将会从中大受裨益,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性绿色发展模式可以生产出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

但中国工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就是,其它工业国家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正因为如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新战略对于老牌工业国家来说将是一柄双刃剑。

亚太经济学者比斯沃斯认为,在不少高端制造业领域,中国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实力,比如高速铁路。中国的高铁列车已经对欧盟和日本相关产业构成了很大威胁,成为在发展中国家争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订单的强劲竞争对手。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