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的竞争给德国经济界带来压力

2010年10月14日

中国的崛起给许多工业国家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继非洲之后,中国的经济触角现在伸到了东欧地区。中国在一些项目的竞标过程中压低报价的做法引起德国的不满。德国最近在汉诺威成立了一个矿产资源局,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原料不足的局势。

https://p.dw.com/p/Pe5r
石油是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图像来源: AP

在世界重要的原料及工业市场上,中国不断增长的竞争力使德国工业界十分担忧。德国工业联合会的东西方商务协会周三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中国人在东欧的经济活动-通过市场破坏性报价获得的成功”的形势报告。路透社重点总结了该报告有关中国在东欧、中欧及中亚的经济活动。

中国的经济活动倍受责难

报告称,有关中国在东欧地区的项目竞标过程中采用压低报价,恶性财政手段及宽松的国家风险担保等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而这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德国及欧洲的经济界及政界必须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在中欧地区,中国公司中标的大型项目越来越多,特别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机动车辆制造及通讯领域。同时,中国加强了对全球战略性矿产储备的控制,而这些储备从长远来看会成为欧洲经济的紧缺物资,特别在稀土矿产方面。

该商务协会的印象是,中国在东欧及中亚的经济活动具很高的政治战略意义,而经济利益则在其次。因此中国的银行在进行项目风险评估时常常与北京领导人的政治利益保持一致:政治利益越大,担保条件的要求就越低。在个别情况下,中国为了能够获得项目的中标而明显压低报价。报告称,中国在东欧的经济活动方式与其在非洲的类似。中国常常让一些非洲国家用它们的矿产资源来换取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

东西方商务协会在对其成员公司及协会的调查中获得了一些有关中国经济活动的例子。比如中国国营公司的一个子公司以明显低于竞标对手的价格拿到了波兰两条高速公路的修建项目。在俄罗斯,中国为与原料有关的生意提供贷款。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而中国为这两个国家提供条件格外优厚的贷款。

Chinesen in Polen
在波兰工地上的中国人图像来源: DW-TV

中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对俄罗斯的第一大出口国。在俄罗斯的进口商品中,德国占12.69%,而中国占13.65%。中国排在俄罗斯之后,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国。中国目前在该国的石油工业中占了很大的份额。现在,在许多东、中欧国家都能看到中国公司的身影,如保加利亚、希腊、摩尔多瓦、黑山共和国及罗马尼亚。

德国不甘心受制于中国

面对中国的竞争压力,德国现在开始反击。德国经济部长布吕德勒周三(10月13日)对中国的资源政策提出了批评,称之为“不友好的行为”,因为中国部分限制了某些稀土矿产的出口。在此前一天,布吕德勒在北京会晤中国发改委主任张平时谈到了稀土问题。他认为中国在利用稀土资源缺乏的现状来谋取利益。

布吕德勒声称将在11月份与德国工业界共同举办一个“资源高峰会议”。这位自民党的政治家告知,张平在会晤时用大量的时间解释了中国的稀土现状。张平称,中国的稀土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30%。而以目前的速度,在15年之内将会被开采殆尽。而蒙古、纳米比亚及美国的稀土矿产也都非常丰富,但却没有进行开采。此外,开采稀土矿给中国的环境及自然景观也造成很大的破坏。

作者 王雪丁

责编 叶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