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乐善好施的德国人

2006年9月14日

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海啸大灾难后,德国人向灾民提供的捐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德国红十字会、天主教卡里塔斯慈善会和世界饥民救助组织等救援组织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收到的捐款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现在捐赠工作恢复了正常,但德国捐赠委员会在柏林公布的一份总结报告证明,德国人的乐善好施仍然保持在高水平。

https://p.dw.com/p/97OT
德国红十字会的援救物质正等待运往灾区图像来源: AP

自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德国公民向慈善事业共捐款20.6亿欧元。这是消费研究协会受德国捐赠委员会委托对一万人进行代表性问卷调查后得出的结果。这一捐赠数目虽然比12个月前减少了五亿欧元,但此前的海啸时期毕竟是非常时期。消费研究协会的马丁·君特认为,如果把海啸这一特殊效应排除在外,那么德国公民的捐赠数额基本保持平衡,既没有大幅增长,也没有急剧下降。

尽管如此,捐款仍然增加了7700万欧元,平均单项捐款额为31欧元。市场分析人员发现,德国西南部巴登-弗滕堡州的平均单项捐款额最高,为38欧元,德国东部的图林根州最低,不足19欧元。市场调研人员君特说,大多数、即85%的捐款都流向人道援助项目。居于第二位的是流向文化古迹维护的捐款,占4.7%。再其次是环保,占2.8%。最后是动物保护,占2.1%。

总体来看,德国西部的捐赠文化比德国东部强劲,年龄越大的人,越乐于捐赠。但捐赠的金钱中,有不小一部分用于救援组织的行政开支。德国捐赠委员会主席维利·哈斯认为,必须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对救援组织做更多的说服工作。捐赠款项中,至少要有70%完全用于救助项目。剩下的30%大多用于广告费用和营销目的。

德国捐赠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也对德国公民无偿提供的义务服务、也就是所谓的时间捐赠做了统计,去年服务的时数同样有所增加,从34亿小时增加到35亿小时。例如为幼儿园烤制蛋糕或用私车送孩子们去体育场,这些都是公益性质的服务。当然,参与急救工作、照顾老年人、残疾人和难民、维护文物古迹或在教会服务更是公益活动。如果以每小时15欧元的平均工资来计算的话,等于德国人去年一年共捐赠了53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国家预算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