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争议一年历史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31.12.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伊朗核争议一年历史

那些主张对伊朗采取强硬态度的国家对联合国的1737号决议表示失望。在他们看来,针对德黑兰的制裁措施太微弱了。而联合国的另外一些成员国则感到满意。伊朗则表现出毫不妥协的态度。该国议会要求政府重新审核同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关系。也许伊朗打算推出核不扩散条约。这将意味着冲突的进一步激化。德国之声记者回顾近一年来的伊朗核争议。

他仍是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12月24日参加一个仪式

他仍是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12月24日参加一个仪式

2006年年初,德黑兰宣布已拥有提炼浓缩铀的技术。因此,伊朗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重新开启纳坦兹的再处理设施。这导致英国、法国和德国退出与伊朗的谈判。外界对伊朗是否秘密研制核武器仍没有把握。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宣布将于二月底发表有关的报告。但巴拉迪的报告也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他只是说,既不能证明伊朗正在研制核武器,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4月11日,外界的猜测又获得新的养份。

伊朗总统内贾德骄傲地宣布,他的国家已成功提炼浓缩铀:“我们将在国际协议和我们不可丧失的权利基础上,继续为我们的核电站生产燃烧棒。”

尽管伊朗提炼的铀浓缩度很低,但内贾德由此在口头上将他的国家归入了核大国的行列。他夸张的言辞促使西方国家在伊朗问题上团结起来。6月初,美国首次提议与伊朗进行直接谈判,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加上德国就一项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他们表示将帮助伊朗修建一座轻水反应堆,并表示愿意帮助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改善与该国的经济关系。但前提是,伊朗必须停止提炼浓缩铀。

但德黑兰对此反应冷淡,声称将在8月22日之前做出答复。西方因此中断在伊朗问题上的努力,将此核争议转交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停止其核计划。但伊朗无视这一期限。总统内贾德宣布:“谈判必须在公平的气氛中举行。双方必须是平等的。如果他们以为他们能向我们施加威胁,那么他们应当知道,伊朗人民是坚决拒绝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谈判的。”

最后通牒没有产生效果之后,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及德国6个国家在伊朗问题上产生分歧。与其他4个国家不同,俄罗斯和中国既不同意开始新一轮努力,也不愿意使局势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激进的伊朗总统内贾德不遗余力地强调他的国家拥有实施核计划的权利。他认为伊朗处于弱者的地位: “他们以为是在跟一个四岁的孩子打交道,给他几个花生或巧克力,就可以将他手里的黄金骗走。”

直到12月23日,安理会才一致通过一项新的决议。据此,伊朗将不得得到任何可用于其核设施及核计划的技术转让,材料及资金。不过,决议的措辞非常温和。因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何赛尼的反应也比较克制:“这一决议有两个内容,一个涉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动,在这方面,我们不需要外国的技术。第二有关核武器,出于人道和宗教的原因,我们对核武器本来就持拒绝的态度。因此,这一决议将不会对我们的核计划带来任何影响。”

联合国宣布将于2007年2月21日发表一份有关伊朗核计划的报告,而伊朗议会则要求本国政府重新审核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关系。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 日期 31.12.2006
  • 作者 Ulrich Pick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dDt
  • 日期 31.12.2006
  • 作者 Ulrich Pick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d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