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前先上节"中国课" | 文化经纬 | DW | 23.04.201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做生意前先上节"中国课"

随着中国两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增长及"中国热"在海外的悄然兴起,很多介绍中国文化、民俗风情及为人处世之道的"中国课"在德国如雨后春笋般涌起,并受到了不少商界人士的追捧。

迷失中国?

迷失中国?

到中国去做生意

"我们公司五月份将在香港设立一个分部,并外派一名员工过去。" 作为公司负责人的埃森曼(Michael Eisemann)就曾与其他几名员工一起,上过几节"中国课"。 "我们学了一些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的知识,还得到一些关于中国人不同处世方式的介绍。"通过在短短4节课的学习,埃森曼还是认为自己有所收获:"这几节课应该算是入门课了。虽然只有一些基础知识,但还是有所帮助的。其实应该更长些,但我们没那么多的时间。希望这些基础训练能让我们的员工有所准备。"

"迷失在中国"

很多第一次来中国的德国人,难免会受到一些异域文化的冲击:"想到中国,就会想到有很多人。"、"在饭店的菜单上,竟然找不到米饭。"、"在中国,有些楼没有第4或14层。"、"我用手势比划,想要2瓶啤酒,服务员却拿来了8瓶。(德国手势中的2与中国的8相同)"、"在中国我就像个文盲,完全看不懂路边的标牌,认识的只有火车站。"诚然,这些情景与电影"迷失东京"里鲍勃的经历还真有些大同小异,好奇又困惑、想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中国课"

来自乌尔姆大学的教授科洛茨(Günther Klotz )就为这些临阵慌了手脚的德国人开了一剂良方 - "中国课"。娶了一位中国太太的他自80年代就开始了与中国的接触,虽谈不上了如指掌,但却也深喑中国人的处事之道。他教授"中国课"已有6个年头了,并且还得到了"德国工商联合会"(IHK)的认证。"我们的主题是'理解中国'。我们尝试去解释中国人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当然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欧洲人肯定有所不同。我们还尽量使学生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错误。"

据科洛茨介绍,大部分参加"中国课"的学生都来自于与中国有贸易合作的大公司,还有一些即将去中国的工程师们。"当然也有一些和中国有过接触的人,回到德国虽然一段时间了,但在课上他们还是会说,'啊,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失败了,因为我猜错了合作方的心思'。"

在德国,提供"中国课"的已不止科洛茨一人,很多类似"中国专家"、"中国咨询"的公司都瞄准了那些即将去中国,又害怕"迷失在中国"的生意人。课程内容真可谓无所不有,从历史文化、人文交流到经济市场、贸易合作,就连对于中国人而言都比较敏感的"关系",也被列举了出来,并配有生动的解释。

只有在中国才能了解中国

对于生活距中国8000公里以外的德国人来说,中国人也许是神秘而又未知的。"中国课"就为想要了解中国的德国人提供了一条捷径,但短短的几节课又能让他们对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了解多少呢?对此来自波恩"中国研究协会"的汉学专家格伦博士(Therese Geulen)并不赞同:"参加培训课程从来都是好的,这能让人睁开眼睛,了解世界。通过这些可以使人开明,并且思考更多。这也是人们参加培训的目的。而不是去学一些外交手腕,不是通过这些去和中国人、亚洲人或者其它文化的人去做生意。在当下的中国,不可能再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有任何固有的看法了,不是说,北方的中国人如何如何,南方的中国人如何如何。"

格伦还认为以一些授课者对中国的了解,还不足以开班授课:"有些人在10年或20年前去过中国,他们当中很多人还不会说中文,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对中国文化还不是很熟悉,他们还只停留在传授个人经验的水平上,比如如何递名片。"

对于长期从事中国研究的格伦来说,与中国人交往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认识一些德国人,他们总是说,我做错什么了吗?如果我这样做的话,是不是会更顺利?其实人们应该保留自己的本色,可以积极、安静的或是胆怯。人们不会信赖一种文化,而只会信赖一个真正的人。因此,能够展示自己的文化背景是很好的,人们应该做自己,作为欧洲人,或风趣,或严肃。因为信赖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如果一个人我从未见过,就算我上了上千次的培训课,我还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他。"最后她还强调说:"我认为,只有在中国,才能了解中国。"

作者:梦圆

责编:乐然

  • 日期 23.04.2011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112v2
  • 日期 23.04.2011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112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