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酷刑公约附加文本生效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26.06.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反酷刑公约附加文本生效

自1754年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宣布酷刑不能作为法庭调查取证的手段至今,酷刑仍然没有在世界上彻底绝迹。中国也是实行酷刑问题严重的国家之一。1987年生效的国际反酷刑公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权公约之一。140多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几天前反酷刑公约附加文本正式生效。

6月22日联合国反酷刑公约附加议定书正式生效。附加议定书赋予了各国在本国建立新的监控机制的义务。各国的监控机制同时还要受联合国有关委员会监督。

按照附加议定书的规定,调查小组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到有可能出现酷刑的地方,比如警察拘留所或者监狱进行视察。

提出制定反酷刑公约附加议定书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哥斯达黎加提出这个建议以后,联合国的专业委员会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研究。最终专家们就究竟是以国家范围,还是以国际范围为重点建立这种预防性机制问题达成了妥协。柏林德国人权问题学院负责人比勒费尔德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妥协性方案。可以说,它将两方面的意见最好地融汇在了一起。现在是既有国际性监督, 也要实行国内层面的检查。”

他称赞附加议定书是国际社会摒弃酷刑努力的一个里程碑。除了哥斯达黎加,玻利维亚和洪都拉斯,欧洲的丹麦和英国也都属于首批签署了该附加议定书的20个国家。这20个国家为附加议定书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4年后的今天正式生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德国虽然不属于前期的这20个国家。但是我们认为,近几个月内德国也将签署该议定书。”

实际上,德国之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签署反酷刑公约附加议定书并不是因为缺乏政治意愿,而是由于德国本身的联邦体制比较复杂。比如警察的拘留所就属于各个州自己的管辖范围。

比勒费尔德这位人权问题专家对德国目前正在讨论的建立国内监督机制所涉及的范畴表示不满。“计划实施的范围很窄。目前正讨论建立一个名誉性的4人小组以及建立一个能够同联合国设在日内瓦的有关机构保持联系的很小的专职秘书处。这在我们这样的学院以及其他有关专业机构眼中是远远不够的。”

比勒费尔德认为, 鉴于德国的领土面积,德国拥有的众多需要检查的地方,除了监狱和警察拘留所而外,还包括精神病医院,难民遣返机构以及老人院等等,德国应当为新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进行更多的投资。他指出, 建立新的机制不能仅仅是为了做出某种姿态,不是专门为了让外界看的, 而是真正要达到预防的目的。比勒费尔德还指出,欧洲目前的讨论已经证明:“过去几年反酷刑的斗争出现了倒退。这同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大形势发生转变有关。911事件后反恐斗争政策占了上峰。现在各国终于可以借助反酷刑附加议定书再次奋起维护人权,并进一步表明进行反酷刑的斗争的决心。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