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天津气候保护会议:中国NGO尝试新角色

2010年10月6日

10月4日到9日,联合国气候会议在天津召开,这是中国首次担当气候谈判的东道主,也给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https://p.dw.com/p/PWvP
天津联合国气候会议场外的NGO展位图像来源: DW

建设性的噪音

在天津的联合国气候谈判筹备会议场外,中国和国际非政府组织通过宣传活动"气候长城"为气候保护造声势。倡议发起这一活动的"气候行动网络"(CAN)是一个由全球500个NGO组成的网络,在中国也有合作伙伴。该组织负责人图恩布尔(David Turnbull)认为,NGO的作用之一是发出"建设性的噪音":"公众认识到,气候保护谈判的进展速度不够快,所以我们就要发出一些声音,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推动谈判的前进。"

多年来从事气候保护工作的图恩布尔认为,气候行动网络和中国NGO的合作十分良好,中国伙伴的当地视角十分重要,双方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参与中国气候行动网络的非政府组织"COP16中国青年代表团"的媒体负责人,23岁的霍伟亚的看法则更加实际。他指出,中国气候保护领域的大部分NGO成立时间只有两、三年,他们必须先学习、了解这一课题的复杂性,然后再开展自己的行动。

在中国,非政府组织被视为具有理想主义的年轻人的聚合,但做事不够专业。霍伟亚说,存在这样带有偏见看法是因为人们对NGO不够了解,对许多人来说,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还是很陌生的概念。此外官方对NGO的支持是有限的,因此许多NGO缺乏专业人才。霍伟亚的解释是:"本土企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为什么资源没有进入到这些NGO里面? 我觉得一个是意识问题,就是说,这些企业或政府还没有意识到应该拿钱帮助NGO做事情。但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体制障碍,一些人想把资金或资源给NGO,但没有这种渠道。"

区域思考,全球行动

作为全球气候行动(GCCA)中国项目统筹参加天津会议的环保人士卢思聘也承认,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他相信,中国的NGO这次在天津为国内的气候保护运动奠定了基石。在这里,首次有40个中国的气候保护NGO联合起来,在"绿色中国,竟跑未来"的主题下,举办了数十场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论坛、宣传活动等。

卢思聘2005年在北京开设了绿色和平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办事机构,这位来自香港的资深环保人士扮演的是一个搭建桥梁的角色。他对国外的NGO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国际的非政府组织应该在中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比如在帮助确立议题、提供资源、培训环保人士方面等。但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关心国际组织如何能为中国环保运动的成长助一臂之力,让他们不仅要'全球思考,当地行动',还要'区域思考,全球行动'。"

霍伟亚对此也有同感。他指出,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各地投资,在某些地方,比如南亚和非洲,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了破坏。因此中国的NGO也要走出去,与其他国家的NGO开展合作,一同为当地的问题寻找解决途径。

作者: 贺志勇 编译:叶宣

责编:李鱼